纪别三章 其三

清代· 李因笃

小子复牵衣,岐路含百虑。不知行何方,强欲偕我御。

念当远乖离,何忍挥之去。悲哉游子吟,斯须哀乐具。

中怀如悬旌,摇摇不得住。依依天属亲,抚事愧童孺。

呈希制军

清代· 李因笃

使相分符十二州,明公赐履冠诸侯。天包凉益开东井,地跨关河领上游。

寒谷春生吹律遍,野航时带霁晖流。躬耕久自耽林壑,望岁频书大有秋。

登代州白人岩因饮孙园二首 其二

清代· 李因笃

只觉前厓好,何人并结庐?鹫岩光倚薄,香阁静含虚。

法境清凉外,人烟战伐馀。因声寄莲社,吾志在山居。

秋兴 其一

清代· 李因笃

使节临东路,军糈及两关。江湖轮挽阔,部领度支闲。

水长飞狐口,峰高落雁湾。壮游违举步,秋气苦催颜。

秋兴 其三

清代· 李因笃

复户人谁是,开荒野自知。中原无窜草,太府出新书。

帐聚群羌合,烟移比屋疏。每怀宽大诏,重睹塞垣初。

亭林先生寓曲沃卧病小愈走书相闻即遣使起居奉诗 其二

清代· 李因笃

王路风流缟带长,霸图聊托晋初乡。遗音西国思千里,老眼中原泪数行。

春逼梦随池草绿,腊残清引阁梅芳。曾论徽祀虚笾豆,许傍新宫自筑堂。

秋兴客长安作五首 其五

清代· 李因笃

曲江池水已成墟,江岸篱花傍客车。采地纵观周召邑,沧波高枕汉唐渠。

村舂廖落斜阳里,野哭分明旧创馀。咫尺村陵连郑谷,抚时怀古一踌躇。

清代· 李因笃

积潦乘秋见,鸣螀满地生。薄言风有隧,遑恤雨无正。

河北多艰食,天南未解兵。十年留滞尽,乡国意纵横。

秋兴 其二

清代· 李因笃

镇逆城为驿,传邮吏摄防。两河冲市暗,群草漫山黄。

犊挂新耕垒,莺啼古战场。抱关遭所识,曾与赋《东光》。

寄怀杨太舅白石先生

清代· 李因笃

开元以降南雅坠,五百余年北地兴。步曹蹑刘自跌荡,凌鲍跞谢何崚嶒。

此时风气首关内,河岳翕然同向背。壮藻浒西尝竞发,新声鄠杜共酬对。

三子共擅宏德名,五星重瞻井鬼会。最怜胎簪称俊逸,犹嘉昌谷绝伦辈。

后来宫商频动容,天下倾耳待黄钟。援古特立汉京帜,纵谈曾标骚赋宗。

历下初难离阡陌,琅琊晚亦夹元白。哀思一变为楚声,秀令千秋堕唐格。

遂有光禄起经学,同时孝廉推词伯。野卧徵纶久寂寥,公车老死空烜赫。

未见侯芭前卒业,稀闻羊陟过相索。先生游处两公间,迥若片云秋在山。

兴至不羁红尘色,吟成实助白雪颜。遐寄旷揽慎攸托,杜陵崆峒非杳廓。

郡乘已舒五马骖,私田翻较诸生薄。鲍叔仗义多赒给,陶公辞荣竟一壑。

倾家结客乃徒然,闭户摊书聊足乐。予溯渊源遵自出,半生零落不具述。

惟桑与梓每系怀,涧曲云亭增洄潏。咫尺车里尚书庄,嶙峋南川太宰坊。

侍御直声追贾董,中丞古调逼卢王。

徒遭兵戈尽散佚,况复行役愁苍茫。恒嗟人伦违有道,窃幸戚党及中郎。

世儒举细遗者洪,苛议悠悠挂英雄。群儿畴昔轻韩信,刮目谁今识吕蒙。

丈夫不早封万户,华发可怜敝章句。鼓笳屡沸属国烟,丁壮宿沈江湖雾。

举帆迟击祖生楫,真诰且传宏景注。比岁太白画垂铓,中宵欃枪占失度。

行穷桃棘敝蟋蟀,坐感《蒹葭》繁霜露。梦里犹嬉俎豆家,征途暂委诸侯路。

恭为所亲歌大耋,努力加餐慰迟暮。

亭林先生寓曲沃卧病小愈走书相闻即遣使起居奉诗 其三

清代· 李因笃

五十知非似醉醒,柴门寂寞画长扃。古人何可欺毛义,吾道将无愧管宁。

豳俗好风吹举趾,汉时明月照传经。鸣车整旆西归日,户外寒融柳色青。

边上

清代· 李因笃

萧关城堞望中分,鹿苑干戈道上闻。野霁卷芦吹白日,霜清驱马下黄云。

征西尽撤三千戍,镇朔遥归十万军。谁抱遗弓攀鹤表,赐冠空满鵔鸃群。

关于诗人

李因笃,字子德,一字孔德,号天生,陕西富平东乡(今富平薛镇韩家村)人。生于明崇祯五年(1632年),卒于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自幼聪敏,博学强记,遍读经史诸子,尤谙经学要旨,精于音韵,长于诗词,诗逼杜甫,兼通音律,崇尚实学,为明清之际的思想家、教育家、音韵学家、诗人。被时人称为不涉仕途的华夏“四布衣”之一。康熙十八年(1679年)荐鸿博授检讨。尝辨秦中碑版极有依据。行、楷书用笔秃率,意近颜真卿。著《古今韵考》《受祺堂诗文集》《瓯钵罗室书画过目考》《增校清朝进士题名碑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