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归梁

清代· 屈大均

不是梨棠即杜鹃。一路含烟。更多蝴蝶化婵娟。春如梦,但茫然。

清明几度披芳草,馀兰麝,在重泉。三声寄与峡中猿。

向冷月,任哀酸。

蔺相如

清代· 屈大均

鼓瑟邯郸最有名,秦王亦为奏秦声。九宾未礼阴怀璧,五步何劳盛设兵。

御史直书真勇气,将军多让岂私情。雌雄不滞谁能似,心折风流是长卿。

泷中 其二

清代· 屈大均

日日行舟穿乳窦,时时濯足弄萝川。青山两岸花相接,花里泉声应暮蝉。

喜王阮亭宫詹至粤即送其行 其七

清代· 屈大均

岂意京华别,重期雁翅城。山公劳小辇,姝子愧干旌。

出处埙篪合,文章羽翼成。他时思辟谷,莫忘紫芝荣。

寄陈献孟

清代· 屈大均

乌蛮滩水接牂牁,汝上横槎为伏波。东粤诗从西粤好,左江愁比右江多。

持觞日日倾鹦鹉,学射朝朝试橐驼。归觐高堂当岁晏,白头相望在浮罗。

春日怀白华园

清代· 屈大均

樱桃花发吴溪香,客里看春黯自伤。可怀海燕差池羽,挟子翻飞归画梁。

我家远在番禺县,此日春人事游宴。翡翠城边柳正垂,琵琶洲畔莺初啭。

旧栽梅树玉堂边,我母折梅大士前。松风隔水吹朝梵,山月含霜炤夜禅。

一别乡园经四载,浮云舒捲瀰沧海。五色明珠不肯投,千金匕首依然在。

纷纷天下逐雌雄,安期枉去说重瞳。仙人本为苍生出,大道难令浊世容。

楚客空知笑衰凤,叶公不解好真龙。徘徊歧路将何适,采采芳兰三叹息。

弱弟虽承菽水欢,鲜民未尽耕渔职。鸿雁飞飞向塞天,谁怜落羽屡惊弦。

弋人应念衔书苦,万里飘零非偶然。

镇西

清代· 屈大均

边风边雨,若重阳寒绝。教榆柳、未秋无叶。枝枝雪。

趁胡鹰始击,代马初肥,禽呜兽咽。云东云西围猎。

向高阙。相将蒙古部,南飞倏忽。更千群、锦袍驰突。

女回鹘。笑鞍捎紫兔,箭落黄雕,腥臊自割。胭脂半点鲜血。

有怀富平李孔德 其三

清代· 屈大均

与君驰驿骑,赵代去相依。作客从飞将,为媒得宓妃。

越歌惭有木,秦俗重无衣。一自关河隔,同心事尽非。

为翁君寿母夫人

清代· 屈大均

共有百龄母,孙嵩世所稀。今朝眉寿酒,先献汝慈帏。

戴胜西王喜,餐花方朔肥。堂前回舞袖,两处媚春晖。

秋水

清代· 屈大均

秋水何青青,菖蒲花可采。不忍浣罗襦,美人泪痕在。

买陂塘 仲春六莹堂宴集

清代· 屈大均

为听歌、满堂魂悄,吴音争奈清婉。风流串戏多骚客,酒待曲终方劝。

人气暖。吹几阵、红香影向氍毹乱。莺长燕短。任珠斗光低,玉壶声尽,犹未放金碗。

如泥后,惟有龙蛇出腕。裙裾都与书满。千花万柳共驱使,生怕绮筵云散。

君不见。金粟老、神仙富贵从舒卷。沉冥未晚。正细雨轻烟,似他人柳,眠起不胜软。

扫花游 题王蒲衣子深庐

清代· 屈大均

柳塘荡漾,正片片寒鸥,乱红争浴。问谁水曲。把秦人洞穴,影藏深竹。

白犬黄鸡,亦爱渔郎信宿。雨新足。喜灌溉稍閒,能把书读。

山翠低染屋。恁耐得青青,十眉春绿。傍檐种菊,渐参差逗出,数峰麋鹿。

玉瓮霞浮,尽尔神仙厚禄。过幽谷。听莺声,又兼丝肉。

关于诗人

屈大均(1630—1696)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字翁山、介子,号莱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