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湖逢马培原给谏时给谏被沙门眼

清代· 屈大均

平湖雨过白鸥飞,有客扁舟薄暮归。明月渐圆居士法,天花犹著比丘衣。

湘累梦寐通瑶圃,梅福封章隔紫微。去国离家予亦久,相逢萧寺泪同挥。

庆春宫 过楼桑村和宋长白

清代· 屈大均

叶作重楼,枝为花葆,一桑宝兆飞龙。宋社重兴、高光再食,三分已有成功。

能存正统。益州小、丰沛可同。君臣齐力,千里偏安,与贼争雄。

天教季汉匆匆。难起隆中,易复关中。二表三书,春秋相翼,血诚总贯长虹。

我来瞻拜,思燕涿、还生我公。南阳耕罢,那得风雪,惨淡西东。

怀灏灵楼

清代· 屈大均

云边长忆灏灵楼,峰似莲花朵朵浮。玉井上通东井宿,天河下接浊河流。

泷中 其十

清代· 屈大均

万叠奇峰接楚西,朝猿啼罢暮猿啼。三声已下征夫泪,玉笛何须奏武溪。

奉答林木文泷水客舍见寄之作

清代· 屈大均

嘉禾风雅盛,梅里更多贤。特起君无敌,环攻我亦坚。

才华同六代,倡和得三年。屡折鸳湖柳,频餐鹤渚莲。

莺花西子国,烟雨大夫船。槜李芬馨处,鲈鱼泼刺边。

相知惟汝少,独立让谁妍。笋比笼葱大,雏争鸑鹭先。

明堂成大玉,清庙作朱弦。一自参商隔,徒教梦寐牵。

蚕娘悲嫁毕,浣女畏歌传。白发重相遇,青云尚未然。

词章光越峤,行李苦峦烟。暂作罗旁客,閒依鲍靓仙。

疮痍分大药,水火出炎天。阴雨从斑管,慈云起锦笺。

能招徐孺至,更使主人前。昼引龙龛坐,春留玉枕眠。

孝承名父志,忠在大人篇。莫遣廷臣荐,鸣珂便入燕。

白华园送客口号 其一

清代· 屈大均

白雨频催荔子红,蝉声凉带芰荷风。林塘好是清和候,无奈君行向海东。

喜王阮亭宫詹至粤即送其行 其五

清代· 屈大均

海味初南食,连朝玉箸香。荼蘼番女露,甘蔗越人霜。

月满珠多肉,天寒蛎有黄。知君因异物,一一纪炎方。

送许氏昆弟之惠阳

清代· 屈大均

之子兰陵客,来从季子乡。明朝向东莞,莫不至罗阳。

山是蓬莱服,梅为花萼香。毋令鲍与葛,笑汝事金装。

有怀富平李孔德 其一

清代· 屈大均

我忆西秦客,蒹葭白露中。虎狼天府国,鸡鞠少年风。

关自阌乡入,门开华岳通。高堂春酒熟,桑落是蒲东。

凤楼春 灯花

清代· 屈大均

细小亦芙蓉。千瓣玲珑。透心红。花头还学绿云松。

馀蕊外,缀金虫。莫使暗风惊泪落,教绣幕重重。

凤楼东。春色熊熊。一边虽灺,一边犹蕾,兰膏依恋缸中。

喜作爆声,朱火吞吐一丛丛。金钱休卜,人至临邛。

经罗紫山望拜文信国墓

清代· 屈大均

宗臣祠墓草离离,罗紫山前世罕知。万里丹心悬岭海,千年白血照华夷。

遗民但作西台哭,山鬼犹歌正气辞。长恨春秋人不识,如公方可配先师。

朱人远曾经屈沱作歌屈沱者三闾大夫所居楚人谓江之别流为沱云 其一

清代· 屈大均

秭归南郭外,传是左徒家。有客寻苗裔,维舟向水涯。

仙成为海伯,赋就散天葩。祖述多高弟,如君更丽华。

关于诗人

屈大均(1630—1696)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字翁山、介子,号莱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