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寄王高士锡阐

清代· 顾炎武

游子一去家,十年愁不见。愁如汾水东,不到吴江岸。

异地各荣衰,何繇共言宴。忽睹子纲书,欣然一称善。

知交尽四海,岂必无英彦。贵此金石情,出处同一贯。

太行冰雪积,沙塞飞蓬转。何能久不老,坐看人间换。

惟有方寸心,不与玄鬒变。

读李处士颙襄城纪事有赠

清代· 顾炎武

踯躅荒郊酹一樽,白杨青火近黄昏。终天不返收崤骨,异代仍招复楚魂。

湛阪愁云随独雁,颍桥哀水助啼猿。五千国士皆忠鬼,孰似南山孝子门。

朱处士鹤龄寄尚书埤传

清代· 顾炎武

昔我适济南,曾过伏生祠。青山对虚楹,零露寒高枝。

精灵竟何往,再拜空阶墀。迫怵秦火焚,岂意逢汉时。

此书立博士,天下亦一治。嗟彼九十翁,俟河未为迟。

不厌文字讹,百王赖蓍龟。后人失其传,巧文患多师。

忽见吾友书,一编远来贻。缅想江上村,弦歌类齐淄。

白首穷六经,梦寐亲皋伊。百家纷纶说,爬罗殆无遗。

论及禹贡篇,九州若列眉。上愁法令烦,下慨淳风衰。

君今未大耋,正可持纲维。烟艇隔吴门,临风苦相思。

为招阳鸟来,寄此怀人辞。

詶王生仍

清代· 顾炎武

故国羁人怨诽深,感君来往数相寻。都将文字销馀日,难把幽忧损壮心。

演易已成殷牖?,援琴犹学楚囚音。黧颜白发非前似,只有新诗尚苦吟。

居庸关 其二

清代· 顾炎武

极目危峦望八荒,浮云夕日遍山黄。全收朔地当年大,不断秦城自古长。

北狩千官随土木,西来群盗失金汤。空山向晚城先闭,寥落居人畏虎狼。

寄潘节士之弟耒

清代· 顾炎武

笔削于年在,英灵此日沦。犹存太史弟,莫作嗣书人。

门户终还汝,男儿独重身。裁诗无寄处,掩卷一伤神。

黄侍中祠

清代· 顾炎武

侍中祠下水云昏,有客悲歌叩郭门。古木夜交贞女冢,光风春返大夫魂。

先朝侍从多忠节,当代科名一状元。莫道河山今便改,国于天地镇长存。

蟂矶

清代· 顾炎武

下接金山上小孤,一矶中立镇芜湖。千年形势分南极,万里梯航达帝都。

岭色远浮黄屋纛,江风寒拂白头乌。高皇事业山河在,留得奎章墨未枯。

帝京

清代· 顾炎武

王气开洪武,山河拱大明。德过瀍水卜,运属阪泉征。

赤县名三亳,黄图号二京。

秩犹分汉尹,烝尚荐周牲。阙道纡金辂,郊宫伫翠旌。

山陵东掖近,府寺后湖清。国运方多难,天心会一更。

神州疑逐鹿,率土骇奔鲸。虢略旗初仆,函关鼓不鸣。

遂令缠大角,无复埽欃枪。合殿焚丹户,金城落画甍。

衔哀遗梓椑,泣血贯宗祊。倾否时须圣,扶屯理必亨。

望云看五采,候纬得先赢。渡水收萍实,占龟兆大横。

旧邦回帝省,耆俊式王桢。历是周正月,田踰夏一成。

雅应歌吉日,民喜复盘庚。毓德生维岳,分猷降昴精。

朝称元老壮,国有丈人贞。密切营三辅,恢张顿八纮。

塘周淮口栅,山绕石头城。未荡封豨梗,仍遗穴鼠争。

师从甘野誓,人杂渭滨耕。四冢悬蚩戮,千刀待莽烹。

柳青依玉勒,花发韵金钲。黄石传三略,条侯总七营。

虎头双剑白,猿臂一弓骍。会见妖氛净,旋闻阸塞平。

载櫜归武烈,伊淢筑文声。礼洽封山玉,音谐降凤笙。

配天归旧物,复国纪鸿名。晓集仙庭鹭,春迁大谷莺。

尊师先太学,纳诲必延英。侧席推干鼎,回车载钓璜。

在阴来鹤和,刻石起鱼铿。念昔抡科日,三陪荐士行。

帝乡秋惝恍,天阙岁峥嵘。赋客馀枚叟,文才后贾生。

饮泉随渴鹿,攀径落危鼪。再见东都礼,尤深上国情。

百僚方劝进,父老尽来迎。宿卫皆勋旧,干掫并禁兵。

乾坤恩泽大,雷雨气机盈。草绿西州晚,云彤北阙晴。

法宫瞻斗柄,别馆望金茎。玉帛涂山会,车书雒邑程。

海槎天上隔,阳卉日边荣。对策年犹少,尊王志独诚。

小臣摇彩笔,几欲拟张衡。

测景台

清代· 顾炎武

象器先王作,灵台太室东。阴阳求日至,风雨会天中。

考极三辰正,封畿万国同。吾衰今已甚,犹一梦周公。

流转

清代· 顾炎武

流转吴会间,何地为吾土。登高望九州,极目皆榛莽。

寒潮荡落日,杂遝鱼虾舞。饥乌晚未栖,弦月阴犹吐。

晨上北固楼,慨然涕如雨。稍稍去鬓毛,改容作商贾。

却念五年来,守此良辛苦。畏途穷水陆,仇雠在门户。

故乡不可宿,飘然去其宇。往往历关梁,又不避城府。

丈夫志四方,一节亦奚取。毋为小人资,委肉投饿虎。

浩然思中原,誓言向江浒。功名会有时,杖策追光武。

过矩亭拜李先生墓下

清代· 顾炎武

人生无贤愚,大节本所共。蹉跎一失身,岂不负弦诵。

卓哉李先生,九流称博综。心鄙马季长,不作西第颂。

屏居向郊坰,食淡常屡空。清修比范丹,聪记如应奉。

力学不求闻,终焉老家巷。同时程中丞,一疏亦惊众。

玉玺安足陈,亟进名臣用。党论正纷挐,中朝并嚚讼。

世推山东豪,三李尤放纵。祠奄与哭典,后先相伯仲。

初踰士类闲,竟折邦家栋。悲哉五十年,风尘尚澒洞。

我来拜遗阡,增此儒林重。虽无謦咳接,犹有风流送。

自非随武贤,九原谁与从。

关于诗人

顾炎武(1613.7.15-1682.2.15),汉族,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人,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字忠清、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其主要作品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韵补正》、《古音表》、《诗本音》、《唐韵正》、《音论》、《金石文字记》、《亭林诗文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