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秋兴八首辛丑二月初四日,夜宴述古堂,酒罢而作 其一

清代· 钱谦益

光风忽漫转寒林,岁旅重光气蔚森。八极地标铜柱界,四游天覆铁桥阴。

关河夜采还宫曲,花鸟春回望帝心。长白一山仍汉塞,卅年松漠怨秋砧。

后秋兴八首辛丑岁逼除作。时自红豆江村徙居半野堂绛云馀烬处 其三

清代· 钱谦益

冬日荒凉淡夕晖,晨光犹喜报熹微。潜虬自护沧江卧,退鹢仍依故国飞。

扪古齿牙惊互搰,扶头腰领恐相违。只鸡近局关心处,却羡僧园菜把肥。

大观太清楼二王法帖歌为山阴张尔唯作

清代· 钱谦益

神霄天子恢皇纲,重镌阁帖焕宝章。干戈久忘熙陵绩,图书欲压淳化藏。

侍书著摹换钩拓,太师京识新褫装。太清危楼切霄汉,乙夜御览回虹光。

大观承平过星纪,宣和版荡垂靖康。声明文物归松汉,翰林子墨炎昆冈。

驰载唐碑失定武,毡裹周鼓残岐阳。册府秘阁俱已矣,长沙戏鱼徒相望。

新绛燥笔改东库,亮字损本来榷场。二府拜赐传掌故,三馆审定看堵墙。

良常新铭不在世,羽陵旧蠹余几行。君从何处购此本,右军墨迹兼小王。

续帖真成廿卷羡,万签何似二本良。墨华晶光出匮纸,笔阵折抹生锋芒。

晴窗临摹挟飞动,棐几展玩铺云肪。裂纹木直非剥损,檈痕银锭谁低昂。

从今鉴定归米薛,不收慰问嗤梁唐。但看鸾翱与凤翥,焉用冷金并硬黄。

呜呼此本不易得,摩挲使我神惨伤。自从京阙睹戎马,又使馆门沦沧桑。

人间西清熸禁苑,天上东壁埋文昌。橐驼交迹践竹素,牛马渍汗沉缥缃。

甲衣狼藉剔钿锦,炮车迸裂穷琳琅。游家《兰亭》填爨下,褚摹禊帖掷道旁。

鲁公《孝经》《麻姑》字,儿童插标叫市坊。卷轴遑惜三千富,款书宁数丈二长。

白麻何处博青缥,碧笺翻喜归黄肠。奇哉一本独完好,岂无六丁下取将。

展卷俄惊褾识改,开奁先嗅古墨香。印缝无烦辨分剪,破体仍与论偏旁。

何年瓦官阁鸱吻,有客山阴搜屋梁。玉躞金题閟惜重,褚妍欧怪空煇煌。

已堪唐陵比玉匣,重许漠室开珠囊。伤心《西升》失至宝,漫眼《东观》欲发狂。

吾家圆印铭忠孝,长依《书史》缄箧箱。作歌无才继《石鼓》,阁笔再拜朝墨皇。

吁嗟行走笔示张子石

清代· 钱谦益

君不见程孟阳,诗名粉绘垂琳琅。松圆一抔掩寂寞,孙枝两叶悲流亡。

又不见程善长,布衣侠骨今无两。佣保杂作购童稚,新安江头命两桨。

是时春寒雨飘萧,天容人意俱无憀。通眉长爪犹在眼,陈根绝哭不可浇。

练川故人望眼劳,㣫泥扶病来崇朝。摩顶执手心郁陶,日推脱粟身解袍。

喜心翻倒转呜咽,迷离老泪随风飙。吁嗟乎丹阳朋旧不可得,胜华通子谁省识。

白刃有客致伯禽,青山无人吊李白。老夫耄矣徒叹息,天地兵尘尚偪塞。

桃花照眼泪沾臆,且持村酒劝子石,一为歌行歌主客。

后秋兴八首八月初十日,小舟夜渡,惜别而作 其六

清代· 钱谦益

归心共折大刀头,别泪阑干誓九秋。皮骨久判犹贳死,容颜减尽但余愁。

摩天肯悔双黄鹄,贴水翻输两白鸥。更有闲情搅肠肚,为余轮指算神州。

后秋兴八首八月初十日,小舟夜渡,惜别而作 其一

清代· 钱谦益

负戴相携守故林,翻经问织意萧森。疏疏竹叶情窗雨,落落梧桐小院阴。

白露园林中夜泪,青灯梵呗六时心。怜君应是齐梁女,乐府偏能赋藁砧。

寒夕文燕再叠前韵是日我闻室落成延河东君居之

清代· 钱谦益

情尊细雨不知愁,鹤引遥空凤下楼。红烛恍如花月夜,绿窗还似木兰舟。

曲中杨柳齐舒眼,诗里芙蓉亦并头。今夕梅魂共谁语?任他疏影蘸寒流。

后秋兴八首辛丑二月初四日,夜宴述古堂,酒罢而作 其三

清代· 钱谦益

碧天朗朗见馀晖,把酒前除酹太微。梁燕睡翻新曲语,林乌栖趁急觞飞。

津河洛角蓬星远,牛斗光芒孛气违。却笑帝羓成倒载,骷髅生草不能肥。

后秋兴八首庚子十月望日 其三

清代· 钱谦益

开元三叶正流晖,桂社梧封应紫微。追急稻畦鸠杖指,寝甘榕殿鸟工飞。

五铢当复神咸许,十世将兴帝不违。日角共传如烈祖,遐方遥喜御容肥。

病榻消寒杂咏 其一

清代· 钱谦益

直木风来自古忧,不材何意纵寻矛。群蜉枉撼盆池树,积羽空沉芥子舟。

说《易》累伸箕子难,编书频访大航头。白头炳烛浑无暇,鲁酒吴羹一笑休。

病榻消寒杂咏 其二

清代· 钱谦益

中年招隐共丹黄,栝柏犹余翰墨香。画里夜山秋水阁,镜中春瀑耦耕堂。

客来荡桨寻闲咏,僧到支筇话夕阳。留却中州青简恨,尧年鹤语正悲凉。

二月九日再过永兴看梅梅花烂发仿佛有怀适仲芳以画册索题遂作短歌书于纸尾

清代· 钱谦益

西溪梅花千万树,低亚凝香塞行路。永兴两树最绰约,素艳孤荣门相顾。

飘黄拂绿傍香楼,春寒日暮含清愁。依然翠袖修林里,遥忆美人溪水头。

徙倚沉吟正愁绝,见君画册思飘瞥。开怀落落生云山,触眼纷纷缀香雪。

羡君画高神亦闲,趣在苍茫近远间。仲圭残墨泼武水,子久粉本留虞山。

我将梅花比君画,月地云阶吐光怪。乞君挥洒墨汁馀,向我萧闲草堂挂。

草堂深柳净无尘,淡墨疏窗会赏真。还将玉雪横斜意,举似凌风却月人。

关于诗人

钱谦益(1582—1664),字受之,号牧斋,晚号蒙叟,东涧老人。学者称虞山先生。清初诗坛的盟主之一。常熟人。明史说他“至启、祯时,准北宋之矩矱” 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一甲三名进士,他是东林党的领袖之一,官至礼部侍郎,因与温体仁争权失败而被革职。在明末他作为东林党首领,已颇具影响。马士英、阮大铖在南京拥立福王,钱谦益依附之,为礼部尚书。后降清,仍为礼部侍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