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藤杖歌

清代· 阮元

福庭本是群仙囿,汉代桃源尚如旧。仙人手种祁婆藤,掷与人间赛灵寿。

敲破铁簧扪楖栗,擎起蛟身看清瘦。我来天台亲见之,万年岭上垂金枝。

猿狖引臂弄光泽,筋缠石骨坚无皮。鹿樵偶向梦中得,七尺珊瑚淡红色。

岂须芝草始长生,著手已能助仙力。石梁雨滑生苍苔,听笙看月登琼台。

恐随飞瀑化龙去,直拨白云寻鹤来。持归拂拭奉堂上,腰脚轻便不汝仗。

跃马才从灵隐回,横膝聊为寿者相。庭前倚杖听儿诗,如策长藤到台荡。

圣母祠

清代· 阮元

漫说丛祠住女郎,乱臣原是古周姜。云冠松盖山楼静,翠叶银花水镜凉。

开母有姨居少室,夫人辞帝降清湘。后妃治法分明在,底事河东见武杨。

嵩山三石阙歌

清代· 阮元

嵩岳三阙同高低,左右离立八尺齐。启母一阙距其北,太室峙东少室西。

谁其建者汉朱吕,谁其书者皆堂溪。篆隶诘屈铭句奥,请降云雨生蒸黎。

画图月兔木连理,驾车乘马钩象犀。阅魏太武周久视,夏暴烈日冬流澌。

二千年来屹相向,厥质粗剥厥色黧。二室神祠始秦汉,产启已说涂山妻。

要之阳城本禹地,三途四载应无迷。此阙灵祇久呵护,欧赵访古何未稽。

褚峻缩本我早见,兹来策马寻荒蹊。阙间颇足容二轨,壁垒未可穷攀跻。

周鲁雉阙制可见,雉度以纼非以鸡。毡槌拓取墨华黝,宝之无异摹元圭。

更洗奉堂额东石,一行刻字名留题。神君兴云阙中起,庙墙汉柏春鸠啼。

寿圣院西南石壁上有龙洞出入里许

清代· 阮元

神龙抉壁入,破壁复飞去。龙去壁已穿,介然用成路。

当门立大佛,乍见心疑怖。石泐面如削,曾向梦中遇。

过此入深隧,秉爝遂暗度。俯行尻益高,相呼不相顾。

一隙忽生明,目开夜响曙。不知出何山,奇险更难步。

手中得葛萝,足下生松树。蜿蜒攫爪痕,是我题名处。

题家藏汉延熹华岳庙碑轴子

清代· 阮元

太华三峰削不成,夜来碧色无深浅。仙人染作延熹碑,飘带人间止三卷。

长垣一册归商丘,但损偏旁最完善。华阴东郭又一函,椒花馆中见者鲜。

我今快得四明本,玉轴绨囊示尊显。丰全范钱三百年,入我楼中伴《文选》。

惊心动魄竹垞语,七尺岩岩辟空展。浑金璞玉天所成,幡然不受人裁剪。

唐宋题字皆分明,卫公两款夹额篆。全身平列廿二行,波磔豪釐尽能辨。

一字一朵青莲花,玉女翻盆墨云软。已巳摹镌向北湖,市石察书书佐遣。

湖边更刻泰山碑,岳色双双照人眼。

游浯溪读唐中兴颂用黄文节诗韵

清代· 阮元

帆随湘转寻浯溪,登岸欲摩唐宋碑。密林接叶山径寂,青虫当路垂秋丝。

桥边清波眼到底,乱石凿凿藏鱼儿。苍崖百尺悬于西,削成绝壁鸟不栖。

碑乃鲁国之所写,颂乃次山之所为。三千里外有水部,十四年后无太师。

人贤地胜文笔古,过客墨拓争洒挥。壁立积铁屹不动,安者见安危见危。

江湖岂独漫郎宅,又遣山谷来题诗。各人忠爱各朝事,大部楚泽骚人辞。

事有至难最可叹,靖康俄与灵武随。惟有溪边古渔父,欸乃湘烟无所悲。

挽李长庚

清代· 阮元

谁遣孙恩剩一船,非公追不到南天。远探蛟窟五千里,苦历鲸波四十年。

隔岁过门皆不入,乘潮澈夜每无眠。雅之若与牢之合,早见台澎缚水仙。

唐荔园

清代· 阮元

红尘笑罢宴红云,二百余载荔子繁。十国祇知汉花坞,晚唐谁忆咸通园。

咸通岭南郑节度,风流曾见诗人言。曹松陪游老文笔,丹砂湿湿霞轩轩。

前此英词接扶荔,曲江一赋传开元。荔香曲破妃子去,贡骑不复驰中原。

后此年年荔支熟,那堪屈指巢与温。桑田有改荔林在,隐岩得地皆唐恩。

茉莉不强牡丹胜,昌华废苑成荒村。方今承平岭海盛,夷賨十倍唐昆仑。

贡献屏绝尤物贱,百蛮共仰朝廷尊。节使公余但缓带,荔湾一任开园垣。

士民竞赴半塘社,家家画舫倾芳樽。燕脂林外立白鹄,芙蓉塘底飞文鸳。

所惜游谈但南汉,何曾买夏唐园论。刘家暂窃枝与叶,岂知本是仙李根。

曹诗岿然见文苑,古园不泯因诗存。喜从新构得陈迹,社诗千首题园门。

诗人精魄自千古,一亭便可乾与坤。更向梦徵追老杜,试擘重碧轻红痕。

送春日去桂林

清代· 阮元

人在天涯送远春,远春还送欲归人。风光渐扫缠绵雨,云水原随淡宕身。

玉笋峰多通桂驿,木兰舟小望榕津。祇怜花事成狼藉,那有残红上绣茵。

过密县

清代· 阮元

郐郑风诗在,今来溱洧间。云生风后岭,日落大騩山。

俭俗皆陶穴,愚民不秉蕳。最怜春麦短,地褊食尤艰。

同人登岱至对松山日暮而返

清代· 阮元

未及上翠微,暂揽松山胜。嵌岩置修除,缘壁起盘磴。

拂衣千仞上,阑危不可凭。峰高多夕阴,天半风初劲。

坐我万松间,苍翠互相竞。白云横不流,中有新寒凝。

林壑媚幽姿,泉石动清听。已忘世人情,羡彼飞鸟性。

莱州蜉蝣岛

清代· 阮元

山根走入海,出海更成山。一碧揩铜镜,孤青拥钿鬟。

潮生春蛰起,月黑夜珠还。谁复能齐物,蜉蝣天地间。

关于诗人

阮元(1764~1849)字伯元,号云台、雷塘庵主,晚号怡性老人,江苏仪征人,乾隆五十四年进士,先后任礼部、兵部、户部、工部侍郎,山东、浙江学政,浙江、江西、河南巡抚及漕运总督、湖广总督、两广总督、云贵总督等职。历乾隆、嘉庆、道光三朝,体仁阁大学士,太傅,谥号文达。他是著作家、刊刻家、思想家,在经史、数学、天算、舆地、编纂、金石、校勘等方面都有着非常高的造诣,被尊为三朝阁老、九省疆臣,一代文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