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王稚登
有家全募士,无骨可封侯。
负却生时相,班超是虎头。
芙蓉江上露凄凄,杨柳楼前月影低。
燕入朱门藏不见,马过花巷忆还嘶。
藕丝无力终愁断,萍叶随流不肯齐。
信有银河千万里,人间隔断路东西。¤
太守风流嗜酪奴,行春常带煮茶图。
图中傲吏依稀似,纱帽笼头对竹炉。
故剑不可收,姓名刻剑匣。
瑟瑟白杨根,虚空葬金甲。
玉山前岁困倭夷,今日华亭更可悲。
沙月如冰凋白羽,海烟为雾暗朱旗。
石头已道朝烽合,扬子仍愁暮角吹。
财赋东南忧不细,庙谟何以定安危。¤
城上高楼五凤凰,春云春日转年芳。
镂金作胜家家帖,剪彩为花树树妆。
太液池中波早绿,昭阳殿里柳先黄。
陇梅消息无人寄,断尽江南思妇肠。
春日满皇都,春云乍有无。
五更齐玉佩,万户共桃符。
天出临轩语,山当绕殿呼。
欲知王会礼,先问汉鸿胪。¤
长板桥头听曲声,徐娘虽老尚多情。
门前车马无人问,自按《梁州》促柱
玉钗中断两鸳鸯,绣枕平分半海棠。
戏掷樱桃奁尚在,学吹杨柳笛还藏。
红颜梦里将为石,青鬓愁中易作霜。
锦字消磨鸿雁绝,门前只尺是衡阳。
赣州船子两头尖,茉莉初来价便添。
公子豪华钱不惜,买花只拣树齐檐。
灵源洞口采旗枪,五马来乘谷雨尝。
从此端明茶谱上,又添新品绿云香。
射尽白羽箭,战士不肯去。
春来草痕赤,旧日留血处。
王稚登,王穉登(1535年-1612年),字伯谷,号松坛道士,苏州长洲 [1] (今江苏省江阴)人。明朝后期文学家、书法家。 少有才名,长益骏发,名满吴会。嘉靖年间,两度游学京师,客大学士袁炜家。万历二十二年,与陆弼,魏学礼等召修国史。万历四十年(1612年)病逝,享年七十七岁。 [1] 著有《吴社编》、《弈史》、《吴郡丹青志》等作品。擅长书法,善书法,行、草、篆、隶皆精,有名作《黄浦夜泊》存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