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歌

明代· 杨爵

问予何事日高歌,只恐胸中他虑多。闲事愁人人易老,得高歌处且高歌。

问予何事日高歌,眼底纷纷将奈何。一曲不知天地大,得高歌处且高歌。

问予何事日高歌,困里光阴恐易过。宇宙和平方寸地,得高歌处且高歌。

问予何事日高歌,声响悠然即太和。心到忘机是真乐,得高歌处且高歌。

送尹商衡都黄门出狱

明代· 杨爵

需极乘时起,文明及早开。经猷小自预,功业大期来。

气运机方动,人谋预可回。两肩刚骨上,□□□三才。

遣兴五首 其三

明代· 杨爵

桎梏真知行路难,况逢九九有余寒。忠猷总是邦家虑,死亦今朝心自安。

感怀

明代· 杨爵

志士轻天下,不类世人情。由来守之固,出自见之明。

时哉诚可尚,古今不易真。缅怀千载上,愧此鲁连生。

存赵片言重,却秦天下惊。脚跟高蹈处,无陂总是平。

闻孤松谢世继韵悼之 其三

明代· 杨爵

萧萧松影远红尘,海宇相关一念真。怅望几年空步履,还从此地一沾巾。

送张本礼归乡 其一

明代· 杨爵

弱冠交游三十年,乃今如此共天边。送行诗自狱中写,安得不令我恻然。

残雪 其二

明代· 杨爵

同云知不再凄凄,当午阳晖照故迟。赏汝笑无春脚味,兴来但有感怀诗。

送孙寺丞 其一

明代· 杨爵

不信荣华有是非,幽缧终日掩圜扉。世间满眼愁人事,忽见孙郎能蚤归。

送人出狱

明代· 杨爵

相逢相别两经春,分袂情怀见子真。此后金吾门外过,念予还是困中人。

往年一士夫劝勿作诗作此以晓之 其五

明代· 杨爵

罪人岂是好吟诗,诗是罪人自得时。独咏一声心已解,此身此罪正相宜。

哭华州张处士

明代· 杨爵

寿享人间八十年,全归正寝是升天。可怜一掬囚中泪,不到先生坟土前。

题云津书屋

明代· 杨爵

江南书屋号云津,千卷万卷皆非新。读书谁解书中意,我识刘氏家传真。

积德先世有贤哲,认得孔颜不是贫。开基不肯买附郭,惟以典籍贻后人。

精一肇自唐虞初,此是古人心上书。后来读者失其要,一生辛勤类蠹鱼。

人心原是书之本,会寻真趣便能虚。心书与道相忘处,身居天下之广居。

吾闻陋巷颜氏子,耕莘伊老翁,学发孔圣蕴,德与昊天同。

道业千年昭宇宙,孰非昔人读书功。继述远将源流挹,独立今见水部公。

匡时不恤触危机,振拔真有古人风。正气虽由衡岳降,修为要自云津中。

秦中鄙人愿学步,蔓草安得比长松。嗟我东南有心事,耿耿日夜望苍穹。

国恩诏许释狂罪,扁舟同过吕梁洪。随君得拜汉高帝,豁然开我此心蒙。

关于诗人

杨爵(1493—1549)陕西富平人,字伯珍,一字伯修。二十岁始读书,常边耕边读。同郡韩邦奇录为弟子。嘉靖八年进士。授行人,擢御史。奉使湖广,见饥民割尸肉为食,还言虽周公制作尽复于今,亦无补于饥寒之众。郭勋用事,世宗经年不视朝,日夕建斋醮。而大臣夏言、严嵩以元旦微雪,作颂称贺。爵乃上书极谏,忤帝,下诏狱拷讯几死。历五年获释,抵家甫十日,复逮系狱,又三年始释。卒谥忠介。有《杨忠介集》、《周易辨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