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林弼
竹牖春风外,柴门暮雨馀。尊无陶令酒,架有邺侯书。
旧业俱荒落,閒愁莫扫除。白头依狗监,惭愧马相如。
长风吹明月,流光入高楼。起坐弹鸣琴,清声满楼头。
一曲操将归,四座增离忧。吾身匪金石,衰谢宜归休。
为郎已白首,冯唐更何求。
种蔬东湖上,雨过青甲长。乾坤动生意,万物生辉光。
凌晨荷锄斸,毋使蔬根伤。采之供朝馔,庶饱藜藿肠。
岂无食肉者,珍羞满前行。吾生安所分,此乐讵能忘。
庆历名臣余谏议,堂堂正论出清班。一封霜简晨趋阙,万点风旗夜度关。
遗庙丹青近韶石,故家文献盛闽山。锦袍紫橐光相射,犹似当年上国还。
东南海水浮天地,千顷万顷波无际。舟行旬月不见山,忽见青山欲流涕。
青衣赤发黄帽郎,吴中最能称最强。见山起舞索酒饮,众工喜忭皆若狂。
云是成山东海阳,铁山一发遥相望。楼船直驾山中央,依稀可见齐鲁疆。
潞河沽水已不远,愿豁喜目宽愁肠。忆我昔日观国光,东登岱岳临太行。
龟蒙凫绎在眼眶,海云海水相苍茫。十年壮游三万里,观岳无山海无水。
祖龙石刻空莓苔,小白堂封几荆杞。安得海水化甘霖,净洗寰宇清氛祲。
相如早与论封禅,金泥玉检昭来今。
送客东城春又半,暖云收雨散轻阴。一江流水伤南浦,千树啼莺忆上林。
锦里烟尘诗句好,鉴湖风月酒杯深。玉堂归去多清兴,好对鳌峰整旧琴。
种树莫种柳,花飞不近枝。生子莫生女,骨肉终弃遗。
嗟嗟峒中妇,失身随獠夷。父母与兄弟,八年不相知。
东家有邻女,今朝得赎归。一归一未返,恸哭泪满衣。
官船谁家郎,问之为歔欷。妇泣且再拜,蛮音致哀辞。
郎呼獠来前,我赎免孤悲。白金入獠怀,健妇留江湄。
中宵窃心计,故家或衰微。亲在犹足赖,亲殁将何依。
獠夫固匪良,枕席久无违。捩然夜奔去,忍尔背恩私。
捐金实郎心,重报宁汝期。人情易反覆,妇性轻别离。
古来丈夫士,尚甘志节亏。君看苏李泣,遗恨河梁诗。
传宣赐罢碧淋腴,万里驱车指故途。辽海东来鹤自语,楚天南去雁相呼。
清吟时与梅花对,老态犹嗔竹杖扶。来奉龙墀亲策士,携书还解一行无。
浪游曾记出城西,十二圆山紫翠迷。一阵閒云初过雨,半篙新涨已平溪。
笙歌彩凤空中下,剑化群龙匣底嘶。何日神丹成九转,从公来听枕中鸡。
竺芳上人张旭徒,酒酣喜作联绵书。千军笔阵气不除,百尺霜蔓神不枯。
钟彝石鼓迹可摹,跟肘诘曲相盘纡。上人驰骋分隶馀,腕指所至心意俱。
大书雄健虎负嵎,小字清丽川藏珠。既不太纵亦不拘,此道奚用分墨儒。
人言我书闽南无,每对笔研增噫嘘。千年篆籀变须臾,竞逐姿媚何区区。
俗耳厌听于蔿于,淳音遐想太古初。吾师高步先哲衢,怀素智永相奔趋。
一笑嗜好咸酸殊,会令纸价高东壶。淋漓醉墨烟云如,榴皮谩写东老之酒垆。
别业西江未得归,游魂南海竟谁依。丹旌题字官犹在,青史成编事已非。
有子能栽新墓树,何人共采故山薇。百年文献晨星似,搔首斜阳泪满衣。
海宇开新造,山林起久跧。夔龙时接武,巢许分投閒。
燕乳草生巷,莺啼花满山。临风时一笑,鬓为赋诗斑。
林弼,(约公元一三六o年前后在世)一名唐臣,字元凯,龙溪人。元至正戊子年(至正八年,1348)进士,先为漳州路知事。明初以儒士修礼乐书,授吏部主事,后任登州(今山东烟台牟平)知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