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郑文康
高树凉风落翠阴,古诗三百治平音。壮年且尽双瞳力,莫为功名易动心。
客路多岐阻,经春复到秋。云山千里目,风树一天愁。
雁影将心远,江声带泪流。明年寒食饭,归去洒松楸。
不因洪水为豪民,逼向黄泉送此身。巡抚到来烦说与,一时似我尚多人。
长营兵甲似云屯,号令曾闻遏至尊。他日凄凉廷尉狱,狱门无复似辕门。
藁砧客路作长辞,孤负红颜与岁时。身保一生心似铁,年登百岁鬓如丝。
遥山远水从谁吊,苦雨酸风只自知。地下若逢先主问,已将全节付佳儿。
君家兄弟好规模,不忝徐卿二子歌。为客偏惊秋信早,寄书无奈雨声何。
城东流水还家近,桥北青山入市多。半月小楼诗几首,郢中音调许谁过。
福严寺里秃鹙儿,不竖幡幢竖贼旗。白昼杀人凭佛力,严沙沟变火坑池。
故人清话类清标,清似清风月下飘。不及清风能自至,故人须待寄诗邀。
一宵酣睡不曾醒,忽见东窗日已明。自笑起迟非中酒,为无人解报鸡鸣。
一纸相思托便鳞,客乡人寄故乡人。看花深忆山中乐,只恐归迟不见春。
杜陵花竹怨离居,驿使遥传日下书。啼断西风原上鸟,海天愁思正纷如。
郑文康(1413—1465)苏州府昆山人,字时乂,号介庵。正统十三年进士。观政大理寺,寻因疾归。父母相继亡故后,绝意仕进,专心经史。好为诗文。有《平桥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