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淮道中

明代· 申佳允

驱车巉石路,日暮倦高翰。山郁衔青霭,星微澹野澜。

敲诗灯焰逼,拂剑旅魂安。名胜乾坤在,霜风木榻寒。

赠卢十二竹枝词十二首 其十二

明代· 申佳允

不献蟠桃唱竹枝,愿君富寿更多儿。明春再祝长安道,同上红楼续旧词。

怀归 其二十一

明代· 申佳允

秣马晨征意,心旌乱晓衙。低回怜鹤影,消息问藤花。

紫藓春前绿,娄山雨后霞。丰林千里梦,渺渺落天涯。

寓清河闻警

明代· 申佳允

甘陵一夜客心惊,闻报中州近苦兵。共道圣明方应运,如何盗贼敢横行。

千军满地骷髅血,百里连天鼙鼓声。肉食寻常矜胜算,问谁今日请长缨。

木末亭观雨

明代· 申佳允

树杪悬空霭,亭皋引杖藜。江涵光淰淰,日晕湿垂垂。

我辈人天合,群山烟雨宜。僧閒扫落叶,霞影散葳蕤。

怀李聪峦随宦新甫 其六

明代· 申佳允

榆社才分袂,临淄聚客星。昼长知课弟,衙静忆趋庭。

夙好怜风月,离愁恨水萍。寒窗今冷落,怅我倚疏棂。

登卢见白新楼 其一

明代· 申佳允

忽讶朱楼起,凌空气象殊。藻香分璧水,树色傍城隅。

剑合长虹灿,灯悬片月孤。临风惭作赋,叨醉步兵厨。

忧旱

明代· 申佳允

河伯怒未已,旱魃骄益炽。山川何涤涤,千里几赤地。

仰瞻云汉忧,能无监门泪。竭兹斋祷心,敕罢屠酤肆。

愆尤省厥躬,精白感天意。一雨霢霂生,再雨优渥遂。

大有卜今年,小民戴灵赐。声欢动千雷,忧隐中如刺。

人曰旱之终,予谓涝伊始。旱涝巧循环,相因复相视。

亢阳满则除,阴霖芽且孳。寄语河上翁,莫以泄沓戏。

赠别冯作霖

明代· 申佳允

宦情惊夜雨,蹇影度春阴。侍立怜僮意,兴居慰客心。

剑分虹自合,雪满玉为林。明月今何夕,高吟拂素琴。

怀李聪峦随宦新甫 其七

明代· 申佳允

一望云烟渺,蛩声四壁秋。有怀频问月,无兴强登楼。

水隔三秋恨,星分两地愁。相思浑不寐,欲汎剡溪舟。

过黎含中生祠

明代· 申佳允

山斗关西望,文星照浚仪。攀留依众母,瞻拜仰吾师。

两地弦歌绩,千秋德政碑。春风霏化雨,酾酒使君祠。

哭贾襄一

明代· 申佳允

三载惭无赫赫名,去时赢得士民情。相思一夜并州梦,月色秋声满故城。

关于诗人

申佳允(1602—1644),本名申佳胤,明末官员,《明史》避雍正皇帝胤禛之名讳而作申佳允,申涵光之父。字孔嘉,又字浚源,号素园,北直隶广平府永年县(今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县)人。崇祯四年进士,历任知县、吏部文选司主事、吏部考功司员外郎、南京国子监博士、大理寺评事、太仆寺丞等职。甲申之变,佳胤殉国死节,赠太仆寺少卿,谥节悯。入清,褒扬忠烈,赐谥端悯。有《申端悯公诗集》、《申端悯公文集》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