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方献夫
混沌何年凿此开,天公留与后人裁。那须画栋连俳桷,不愧山樽自瓦杯。
日上阶前玄鹤舞,潮平门外白鸥来。有时忽听渔歌发,野老前湾罢钓回。
山色空濛忘晓昏,石床高在五龙墩。等閒一枕希夷梦,莫遣鼾声过隔村。
竹下池边怪石多,侵苔长坐自摩挲。虽然不管人间事,时或难忘击壤歌。
绕池红紫斗芳菲,满座春风散晓晖。水气浑和花气好,单衣常似浴沂归。
武陵踪迹至今疑,君□□□□已奇。瓢窟风云随变幻,桐江紫翠入希夷。
濠梁意气真如在,沂上风流更可期。强病犹能泛舟去,为君一曲一题诗。
自揽山茅搆此台,一尊今始对君开。昭然白鹿当年论,尚有馀风动草莱。
浮云不与此心期,自分鹪鹩寄一枝。抱病幸逢明圣主,爱闲刚在太平时。
岩蹊菊早看无厌,山寺秋高睡正宜。不是渊明先得我,一生逃酒又逃诗。
我闻绩溪有奇石,明能鉴物高几寻。云开雨过光如刮,此时静对令人钦。
可怜昔日苏子由,只照尘容不照心。李侯此去当得之,无用徒作白发唫。
空山十日想清辉,两笠真同坐翠微。论道我惭非白鹿,好贤君已到缁衣。
禹周天下应难少,沮溺于今敢厚非。出处论心能不异,溪山何用久相依。
混世终能否,耽幽奈癖何。一蓑聊自足,馀论敢求多。
凤鸟何时见,沧浪隔岛歌。吾侪今洒落,不啻舞雩过。
春满前川景色开,单衣聊可试新裁。观鱼坐石闲垂钓,煮茗临溪自引杯。
月荡波心龙睡起,烟消松杪鹤飞来。归时不厌登临兴,夜半歌声四壁回。
溪山寒菊正开时,真景随人入致思。得象不如忘象妙,出山休恨入山迟。
空齐久矣悬清榻,他雨宁无续后期。此意信君能不负,且先分付月明知。
方献夫(约1486—1541或1544)明广东南海人,初名献科,字叔贤,号西樵。弘治十八年进士。正德中授礼部主事,调吏部员外郎,旋从王守仁问学,谢病归西樵山中,读书十年。嘉靖初还朝,以议大礼称帝意,骤进少詹事。累官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入阁辅政。持论和平,而舆论视为奸邪,连被劾。又见帝恩威不测,三疏引疾归。有《周易传义约说》、《西樵遗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