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徐庸
大江西来三百里,匡庐山高世无比。香炉紫盖拥后先,一一灵峰矗天起。
衒奇献异无不妍,积翠万叠痕相连。金屏妆点展图画,玉宇皎洁消云烟。
浓淡光铺九秋净,古今种秀洿形胜。彭蠡涵虚不动澜,影浸芙蓉入青镜。
吾宗徐君以马迁,江湖游览人称贤。饯行赋诗效先招,欧公有赠刘同年。
兹行逸兴更不浅,玩景好为停楼船。
盛君仲规出名族,经史百氏无不读。一朝披腹呈琅玕,姓名已入登科录。
南宫会试辞儒官,少年肯畏青毡寒。虹蜺之气不轻吐,思济苍生如谢安。
韦编三绝摩挲久,箪瓢陋巷归来守。虞山高士近相延,礼意交并世稀有。
秋风袅袅吹去航,素琴孤剑随行囊。青衿济济远迎候,文星此夜明鳣堂。
乘时化雨多沾溉,万里青云远相待。春风杨叶重穿时,要作盐梅登鼎鼐。
长溪若银汉,界此千万山。曲折非禹凿,自成天地间。
飞奔入沧海,东流杳无还。怒势逐滩转,一程凡几湾。
石角尽齿齿,水声复潺潺。舟行毛发竦,易伤游子颜。
客途孰云乐,视此知险艰。
灵根再三洗,香散溪水浑。鱼龙倘婴病,此际正宜吞。
阊阖城西万株木,一番春雨繁新绿。红尘不到最深处,中有高人结茅屋。
高人结屋将何如,不惜黄金多积书。牙签五色插满架,短檠灯火幽窗虚。
煖芸生香长辟蠹,薜萝垂叶清风度。万虑消来目下勤,三冬足后胸中富。
嗟君勉力非少年,五十学易宁徒然。青云途路纵无梦,黄卷尚宜亲圣贤。
岁年莫畏青毡冷,日夕孜孜要深省。道统相承不妄传,由来洙泗源流永。
金盏银台贮玉浆,满江风月夜浮香。素娥青女俱无分,只许东君试一尝。
五胡纷扰中原土,天子衮衣谁可补。酷怜逃难晋室臣,抱侄弃儿何不仁。
朝晨去兮暮复至,由是系之道傍树。时人浪说天无知,灭绝伦理真自为。
并蒂春花绣未成,一回思想一伤情。停针不语支颐久,人在龙沙万里行。
通籍金门辅圣君,江南江北路途分。亲庭彷佛吴山下,身在青云望白云。
频敲玉杵臼,香雪昼漫漫。却笑霜毛兔,丁东在广寒。
楼船届晓发,风雨何留人。溪流暗添涨,林花冷含春。
世道今不右,吾生曰忧贫。所以事奇嬴,岁时推苦辛。
兹焉傍村落,咫尺无相亲。吴天未开霁,鹁鸠啼又频。
新愁正郁积,凭仗酒有神。
春江绿涨桃花水,日夜东流几千里。买得门前舴艋舟,青笠绿蓑烟雨里。
一面红颜双鬓白,老去□为钓鳌客。鱼竿随处拂珊瑚,酒盏有时倾琥珀。
歌试沧浪尘不染,天际夕阳霞闪闪。西塞山前便是家,归时肯畏风波险。
红楼十二阑干曲,有意凭高旷心目。前山风景尽堪观,不似飞泉声漱玉。
香炉峰头瀑布流,水帘洞口悬清秋。谪仙赋咏□千古,南华一出诗庄周。
溪藤一幅写斯景,意匠经营在俄顷。薛君持之求我题,石阑点笔苍苔冷。
徐庸,字用理,吴郡人。采辑永乐至正统四代之诗,为《湖海耆英集》一十二卷、《南州诗集》五卷(小辋川乌丝栏钞本)、《高太史大全集十八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