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陶诗 其五

明代· 李贤(原德)

青鸟何翩翩,素为王母怜。奉使不辞劳,取食还昆山。

我欲裁素书,赠以中心言。欲得赐桃实,为我延长年。

和陶诗 其七

明代· 李贤(原德)

昔闻徐孺子,高风擅南州。岂无倜傥士,邈焉无前俦。

所以陈蕃榻,不肯下凡流。当时有高识,深为苍生忧。

亦欲回狂澜,斯志竟难酬。吾生千载后,徒兹慕前脩。

自君之出矣四首 其四

明代· 李贤(原德)

自君之出矣,日望汉道昌。安得边尘静,从此罢秋防。

和陶诗 酬刘柴桑

明代· 李贤(原德)

嗟我承佳惠,多君义已周。况有珠玉句,清如江水秋。

譬之嘉禾茂,稂莠净田畴。厚德不可虚,赓酬许我否。

何日携琴酒,同为山水游。

和陶诗 其六 答庞参军

明代· 李贤(原德)

君子之德,草上之风。执其两端,于民用中。必得其名,高朗令终。

子其勉旃,用省厥躬。

和陶诗 其二 赠长沙公族祖

明代· 李贤(原德)

美哉轮奂,言考其堂。克明厥德,如圭如璋。宗族聚斯,永矣千霜。

祖武其绳,邦家之光。

吕梁洪遇风

明代· 李贤(原德)

客程过吕梁,大风折桅子。洪涛冲舟横,一命轻如纸。

牵攀泊崖下,相顾战而泚。人生百年间,出处不相似。

老樗卧空山,流槎行万里。劳逸何不同,分固当如此。

展席坐篷窗,须臾风亦止。

和陶诗 桃花源

明代· 李贤(原德)

武陵桃花源,邈矣隔人世。祖龙流毒深,秦人从此逝。

君臣道虽乖,父子伦不废。桑麻接墟里,林泉任游憩。

奉先洁蘋藻,课子匪文艺。永结比邻欢,夙驾久已税。

树颠有鸡鸣,花间闻犬吠。柴门倚山开,衣服随身制。

物外自成村,世人孰能诣。川平土气和,老稚无札厉。

草木递荣枯,因之验时岁。禽鸟声相和,猿狖性多慧。

当时商山隐,同此远尘界。仙源不易寻,白云重遮蔽。

渔郎独何幸,能造尘境外。再访不可得,徒此感神契。

和陶诗 其六

明代· 李贤(原德)

东溟浩无极,云有扶桑木。根盘数百里,枝叶荫旸谷。

咸池若鼎沸,太阳方出浴。忽焉升中天,万象无不烛。

和陶诗 咏荆轲

明代· 李贤(原德)

荆轲战国士,志欲摈秦嬴。适逢燕太子,尊之位上卿。

欲报强秦雠,慷慨赴咸京。药淬匕首利,怀之乃西行。

临岐惨将别,清吹飘华缨。忽尔哀筑起,座上悲群英。

涕下不可遏,乃复为羽声。壮士志激烈,誓死不顾生。

白虹忽贯日,见者心为惊。挟彼秦舞阳,同取盖世名。

函封督亢图,拜献秦王庭。利刃揕豪主,愁云压重城。

惜哉事莫济,徒然费经营。白兹速燕亡,咄嗟何所成。

至今易水歌,徒伤千古情。

平原君

明代· 李贤(原德)

好士能诛笑躄人,士如毛遂更无伦。当时未解邯郸厄,门下谁知却帝秦。

美人隔秋水

明代· 李贤(原德)

美人隔秋水,欲渡无舟航。清波泛明月,对此空断肠。

耿耿见牛女,河汉在中央。谁云七夕会,无乃谬且狂。

托物感情兴,水上双鸳鸯。动止不盈尺,物性固其常。

在人良不异,云胡各一方。寒灯照孤寝,泪下沾衣裳。

关于诗人

李贤(原德),李贤(1409年1月1日-1467年1月19日),字原德,邓(今河南邓州市)人。明代名臣。成化二年十二月(1467年1月),李贤去世,年五十九。追赠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师,谥号“文达”。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从祀历代帝王庙 。著有《鉴古录》、《体验录》、《看书录》、《天顺日录》、《古穰文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