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晚翠堂

明代· 史谨

高堂迢递万松间,郁郁虬枝绕画阑。要与林泉留胜概,不随蒲柳共凋残。

云归自锁巢间鹤,竹近常闻月下鸾。尽日涛声来树杪,无边诗思入毫端。

花飘金粉香犹湿,叶堕苍髯露未乾。扫径每迟佳客至,斸苓常寄老夫餐。

罗浮仙子应同操,句曲真人拟挂冠。更爱冰霜摇落后,独留黛色倚高寒。

挽郑母崔氏

明代· 史谨

身寄闺房七十年,偶婴斯疾竟长捐。罗帏空掩梧桐月,泉室寒封薜荔烟。

黄鹄有歌传死后,采鸾窥镜忆生前。束刍未及升堂置,目断湖山一惘然。

寄静学蒋院判次韵 其一

明代· 史谨

白发相如兴欲飘,毫端才气接神飙。丹心捧日朝临殿,玉佩穿花午散朝。

为伴但知龙剑在,看山未惜马蹄遥。醉来或坐溪边石,唤取东坡贮月瓢。

九日次周县宰韵

明代· 史谨

映水芙蓉簇绛霞,水边开宴坐临花。
秋娘老去风流尽,系臂犹悬一缕纱。

到任席间呈府中僚友

明代· 史谨

六品初除入应天,府中僚友尽英贤。循良总出龚黄右,契合应居管鲍前。

愧我不才沾圣泽,感君留意锡长筵。谁知万里青田鹤,得与鹓鸾会日边。

览翠轩为周经历赋

明代· 史谨

濂溪有馀裔,卜壤依林泉。长松落圆阴,远岫排青莲。

公馀拄笏坐,迥绝尘虑牵。岚光遍轩楹,草色远郊原。

览之日成趣,不觉时序迁。欲招陶渊明,共赋归来篇。

题览翠楼

明代· 史谨

竹里高轩对冶城,望中浑似醉翁亭。云连松桧参差碧,山接秦淮远近青。

野果饷猿还抱子,渚蒲留鹤自梳翎。客来每共钩帘坐,满目岚光酒半醒。

游王羽士山房

明代· 史谨

句曲山中外史家,清幽聊可试芒鞋。炉烧翠竹烹春茗,槃饤黄精作午斋。

老鹤如童当户立,群峰似剑隔江排。此中自有长生路,不学刘伶死便埋。

寄静学蒋院判次韵 其二

明代· 史谨

红叶纷纷槛外飘,忽惊庭树起商飙。貂裘季子怀乡国,鹤发文翁老汉朝。

衣带卿云三岛近,梦回宾馆一身遥。何时拂袖南归日,共醉安期海上瓢。

宿山家

明代· 史谨

落叶飘红覆茅屋,哓步层冈纵吟目。前山后山相倚伏,东村西坞皆樵牧。

童稚长闲税粮足,身无羁绊如野鹿。白头老翁过淳朴,邀我松阴具醽醁。

盘中之殽但黄独,自云僻处非城郭。劝我加飧当粱肉,物虽伤廉情匪薄。

醉来欲卧无茵褥,梦绕烟萝枕云宿。

摩尼岭

明代· 史谨

昔闻摩尼岭,今次摩尼驿。自分天地来,险障西南域。

山高日色冷,悲风惨松柏。人烟渺何处,我心恒戚戚。

空畏豺虎飧,行人自相食。吁嗟微命存,苦被瘴疠袭。

生者含疮痍,死者委荆棘。骨肉不相保,弃掷如瓦砾。

眷兹飘零际,沈痛迫胸臆。去家日已远,前程杳难极。

蔽体无完衣,充肠但梨栗。徘徊秋风前,倚剑三叹息。

送屈给事归省鄱阳

明代· 史谨

郎官归省诏初颁,玉佩锵锵晓出关。日下暂辞金马署,梦中犹忆紫宸班。

孤帆破浪飞晴雪,五老横空拥翠鬟。喜奉双亲荣暮景,埙篪迭奏舞衣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