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罗钦顺
马船横压大江湄,且对离筵赋别知。天上风云还似昨,古来卿相亦如斯。
青山自是通行路,黄发何妨再起时。家近兰亭春正好,未应高兴减羲之。
环寺山重竹树稠,绕城江曲净含秋。僧家亦有奔忙日,只为征骖一夜留。
紫阳基下学,象山明自然。支离与径捷,彼此尝交镌。
百年公论定,毕竟谁为偏。昔闻昌黎语,轲死失其传。
皇极久不建,西教擅吾权。投人剧妖冶,落网无愚贤。
孰辨真顽空,拘肆成痴颠。良心一以溺,作圣何由缘。
二程开兴运,勠力扫腥膻。涵养须用敬,致知学攸先。
神功合内外,彝训肃昭宣。谁哉乐易简,径欲遗陈编。
自然岂不贵,无乃流于禅。孤风邈难嗣,缺月澹寒川。
近来白沙老,应执九原鞭。缅思原泉句,今昔几尼渊。
宁知下学功,是水可澄鲜。
故园桑梓客边心,看遍春花思不禁。得告暂容亲药里,承恩终儗盍朝簪。
如云双鬓功名在,向日孤帆驿路深。莫道行囊无一物,王言何止重千金。
花前树底更移尊,醉眼看花未觉昏。长卷倏题佳句满,高情须共古人论。
极知场藿堪终夕,谁遣骊驹已在门。商鼎祗今欣有属,渐容投老白云村。
平生经义千篇在,老去心情七字能。得丧饱经知有命,当杯何惜醉腾腾。
初度曾经匕箸雍,坐看西阜长高松。簟瓢陋巷诗千首,身自居贫德自崇。
乡榜题名一笑同,白头林下两枝筇。多君坦荡朝朝乐,顾我疏顽事事慵。
载酒便应娱大耋,抱疴犹阻挹清风。曾闻三寿如陵句,借我成章思不穷。
十载清风苜蓿盘,时来今喜拜郎官。尊崇亦自民间起,得失饶经局外观。
酒尽江亭催去棹,秋生秦树解征鞍。朱弦只为知音赠,携到琴堂子细弹。
桃花千树塞玄都,超佐薇垣帝渥殊。上事不妨沾暑雨,开门先合剪春芜。
农桑遍野家应给,寮寀同心德不孤。须忆少年兄与弟,青灯相对讲三谟。
晓分青帛出廷中,才地真当海镇雄。马首直迎初上日,旌旄微飏欲回风。
亦知物色劳题咏,应有馨香妙感通。十载关心松柏路,更持杯酒酹先公。
翠华侵晓莅成均,道仰先师释奠亲。玉振金声千古韵,鸢飞鱼跃万方春。
讲容坐听承优诏,光许陪观慰远人。茗饮啜馀齐拜舞,中天文运喜重新。
罗钦顺(1465—1547) 明江西泰和人,字允升,号整庵。弘治六年进士。授编修,迁南京国子监司业,以实行教士。忤刘瑾,革职为民。瑾诛复官,累迁吏部右侍郎。世宗即位,擢吏部尚书,以与张璁、桂萼同朝为耻,辞归。家居二十年,潜心性理之学。初笃信佛学,后舍弃。认为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废一不可,卒谥文庄。有《困知记》、《整庵存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