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同寅刘可大先生南还

明代· 罗钦顺

十年甲第尚青袍,宦业多因养母抛。朝退不辞趋馆数,梦回还念倚门劳。

燕山晓送云边骑,岭水秋移月下舠。一日三公真不换,相看吾已愧吾曹。

壬申元夕大人用梅圣俞韵赋四章依韵奉呈并寄二弟 其二

明代· 罗钦顺

千金图奉万年欢,况喜阳和次第还。春酒复陈灯火夜,綵衣长在户庭间。

天怜淡泊舒华月,人为团栾逞笑颜。犹有一般佳绝处,红尘飞不到清关。

庚戌春赴南雍省侍秋半乃还颇有赋咏而亡其稿追忆仅得此下十章 其五 望小孤

明代· 罗钦顺

小酌初成醉,扁舟已出湖。乾坤双眼阔,江汉一峰孤。

龙窟深通海,茅封半属吴。北流平似砥,无复向时虞。

罗子文侍御坠马伤足有作次韵 其二

明代· 罗钦顺

诗句清堪敌草塘,为占诸福定如冈。还台再骋追风骠,宴客仍开昼锦堂。

便好喧呼如杜适,可能坚卧似袁僵。他年华毂翱翔地,细雨新桥路莫忘。

杨恒叔以母老求去诏进太仆少卿以宠其归 其二

明代· 罗钦顺

早从京兆闻佳政,晚向留都近德邻。杯酒未交心已醉,篇章难和讽能频。

腰间合有黄金带,头上终须细葛巾。文敏家声浑未坠,百年林木尽含春。

用韵谢诸父见过赏雪

明代· 罗钦顺

雪中清赏就蜗居,坐久还闻冻鸟呼。草率时羞惭饾饤,拜兴常礼荷开除。

老亲饮量浑无敌,诸父诗名总不虚。闻说梅梢春意早,拟于花下更携壶。

送林太宰入朝

明代· 罗钦顺

宿德登三事,留都领百寮。勋庸随日盛,华衮及春朝。

每忆天威近,宁辞驿路遥。祖筵移白昼,文旆倚丹霄。

江暖鱼龙跃,风微燕雀娇。碧云淮浦树,明月广陵桥。

物色添诗稿,民风听里谣。由来冰作鉴,到处斗横杓。

信有安危责,能忘燥湿调。汉庭推丙吉,唐室重房乔。

宰府应重入,皇纲助聿昭。拔茅如有象,疏拙分渔樵。

早发长沙守贰追至北关揖别

明代· 罗钦顺

半窗斜月淡寒辉,舆?喧声彻枕帏。行客计程常起早,可烦颠倒郡侯衣。

送赵庭实太守之济南

明代· 罗钦顺

入眼风标识贵人,锦袍还似布衣贫。久含鸡舌趋金马,暂别龙颜剖玉麟。

千里封疆河济合,百年勋业鼎彝亲。寒风落尽离亭柳,未阻随车有脚春。

承乏南铨同年诸公会饯于石潭少宰之第即席联句为赠余因赋短章留别三江以冢孙之戚不与时五月二日也

明代· 罗钦顺

金石交情向白头,一尊今日转绸缪。心同不道江湖远,材劣偏惭雨露优。

綵笔有神看并扫,明珠无价辱分投。秋来更喜多鸿雁,别后书应次第收。

送徐监生亘归临川

明代· 罗钦顺

游子促归装,官桥柳乍黄。姓名铨部籍,蒲笋故人觞。

风正双帆驶,天高一剑长。家庭多暇日,旧学好商量。

过丹阳书所见

明代· 罗钦顺

丹阳吏卒纷纷过,遥接观风使者回。平挽一舟兼百力,唱呼声合响如雷。

关于诗人

罗钦顺(1465—1547) 明江西泰和人,字允升,号整庵。弘治六年进士。授编修,迁南京国子监司业,以实行教士。忤刘瑾,革职为民。瑾诛复官,累迁吏部右侍郎。世宗即位,擢吏部尚书,以与张璁、桂萼同朝为耻,辞归。家居二十年,潜心性理之学。初笃信佛学,后舍弃。认为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废一不可,卒谥文庄。有《困知记》、《整庵存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