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李之世
祇分辞新宠,宁知念敝帷。妆台封玉镜,仙苑登金羁。
孤泪双双落,长蹄宛宛垂。若为丽姬怨,端谢塞公悲。
劳骛嗟身事,放閒暂适情。先人遗素业,若辈谢躬耕。
入世宁无累,惭人说寡营。行藏吾早定,忧汝学难成。
少年射策献长杨,彩笔同驱翰墨场。君悟莲花窥法藏,我从药里访医王。
迷途转认无生路,度世虚疑不死方。大地山河皆泡影,不知何处是津梁。
莫是千年老白蟫,前身蠹却几琅函。吐来赤水疑成字,纳尽玄霜岂为贪。
尚想片云浮玉沼,也随圆魄下金潭。多情不似传书鲤,满腹螺香一味憨。
我闻勾漏之峰亘万里,丹梯碧落浮云气。山人家住彩云西,荷锸被云斲石髓。
千壑万壑云冥冥,云里依稀鸡犬声。曾是葛洪飞度处,至今丹灶留翠屏。
翠屏黝窱连石屋,山人夜傍绳床宿。云磴崔嵬斸玉芝,瑶函缥缈开金箓。
山人出入云气随,山人放歌铁篴吹。鸾璈凤管世不识,别有霓裳羽衣词。
醉来拓笔扫丹嶂,倏忽烟霞开万状。解衣遥临磅礴前,传神偏在阿堵上。
自从浪迹遍江山,转觉壶中日月閒。漫说鸱夷浮海外,那知方朔在人间。
我是玉皇香案吏,一谪泥涂今若此。自分宜置丘壑中,烦君貌我丹青里。
不思何肉与冯鱼,滓秽宁教溷太虚。嗒尔坐忘南郭几,翛然人似上皇馀。
身依地水真如幻,俗少耕渔近厥初。欲作琼南风土记,山经月令不胜书。
经秋盘橘绽微黄,日炙风吹别作香。飞鸟啄残人不采,满篮争看绿槟榔。
怪底兹山奇,而无泉与潭。山僧聆我言,指我滴水岩。
扪萝才一上,片石亦崭崭。既无瀑布喷,亦非水镜涵。
石面微沾润,点滴才二三。手接不盈掬,舌餂有微甘。
借问僧徒众,何以救渴馋。山僧笑不言,引我度粗蓝。
香厨间石壁,暗用竹笕探。青涧泻无声,沄沄注虚墰。
墰下疏清渠,馀流分绕龛。霖暵无增减,冬夏常湛湛。
酌我香钵盂,令我解烦惔。始疑造物私,旋悟智者耽。
涓涓成江河,斯语匪虚谈。
槐竹互参差,窥林得月迟。閒庭青霭合,荒径碧苔滋。
浊酒汎篱菊,清霜摘野葵。相逢无约束,潦倒是襟期。
信来渡海有奇缘,残梦依稀二十年。诗以閒情追白傅,迹因流寓忆坡仙。
宜泉绿茗烹金粟,贴座青毡绽木棉。浪说官贫无罪过,俸缗时给写书钱。
团团俯众岫,岩峦夐茜峭。凿磴曲盘空,沿溪共缭绕。
阴壁炫霞光,残林间疏照。始入洞如迷,屡穷胜未了。
居然一壑尊,俯揽众岫小。潦倒石疑崩,撑云复夭矫。
一岭千重岩,千岩千佛绕。随相露庄严,因势藏窈窕。
初作洞閜观,转疑入冥窅。箭括微通天,攀扪出象表。
如来丈六躯,蹲立云峰渺。天龙周拥护,狮象莽奔跳。
遐哉开辟初,洵矣良工妙。苍崖题字遍,阅人知多少。
云盖石层层,倒卓莲花袅。孤高难久立,注视营魂掉。
搴萝才一憩,循径出松杪。石龛闻钟声,馀响咽虚窍。
阳光渐匿景,阴飔来悄悄。清境恋遐搜,疲力阻延眺。
暂与山灵辞,后期还杳杳。
洞口潮音杳霭间,凉风吹月堕梅湾。长空碧蘸琉璃净,试向云边洗钵还。
李之世,字长度,号鹤汀。新会东亭人。以麟子。明神宗万历三十四年(一六〇六)举人。晚年始就琼山教谕,迁池州府推官。未几移疾罢归。著作极多,有《圭山副藏》、《剩山水房漫稿》、及《北游》、《南归》、《雪航》、《家园》、《泡庵》、《朱崖》、《息庵》、《水竹洞》、《不住庵》诸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