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和友人苦贫

明代· 李之世

木棉遮暖草为茵,自笑频年客路尘。帐底有文堪骂鬼,囊中无物可通神。

倾盖与语皆肝胆,度岭逢人半故新。吟兴转豪气转壮,如君意况讵言贫。

舟次同杨应先谭敬质玩月

明代· 李之世

乡心同此地,旅食算流年。几度天边月,虚从望里圆。

凉风低烛影,清露湿茶烟。为爱连宵话,推篷未忍眠。

赋得衡山送张明府还龙门

明代· 李之世

望衡山,衡山高不极。七十二峰头,峰峰如列戟。三十八洞泉,泉泉通地脉。

祝融崚嶒倚天外,芙蓉石廪势如掷。瑶函漶没几千秋,中馀玉宇不可识。

非但列宿应机衡。人文往往发休徵。伊山古屋读书处,至今紫雾屯青冥。

我公早毓衡山秀。气吞云梦常八九。探奇欲蒐洪荒前。

文雅直追宋屈后。登坛一啸雄风来。化为云雨遍苍垓。

天南两地行云过,次第薰风桃李开。回风披拂甘棠树。

昼永鸣琴坐清署。彩笔雄驱七泽涛,翰墨淡扫潇湘雨。

花前小队缓辔行,章缝竹马杂交道。不独解推怜赤子。

也能吐握下儒士。江南二月春和煦。星轺卑发邮亭路。

不尽扳辕卧辙情,空馀下榻鸣琴处。岭云楚水望迢迢,中天衡岳倚晴霄。

缄情惟有衡阳雁,翘首龙门天路遥。

无题戏赠胡南征 其四

明代· 李之世

阅遍三山十二楼,与郎骑鹤上扬州。交南估客来赛宝,万斛明珠得似不。

过西林访玄峰道人

明代· 李之世

十六年来但跏趺,荷衣坐破一团蒲。绳床抛却猥眠虎,香钵常携欲饲乌。

菜甲淹留供碧盏,松鳞尽剥入丹炉。西林有客閒过访,相对无言共撚须。

游圭峰二十首 其八 听雨坛

明代· 李之世

扫地象圜丘,祈年事可求。翻云开羽节,和露荐琼羞。

拥佩祠官集,飏幡真侣游。近闻四气洽,禋祀不曾脩。

因病乞假避客粟泉用影九韵

明代· 李之世

谢却常参事事慵,疏狂渐喜世相容。荷飘绿沼觇禅韵,鸟过苍苔觅字踪。

细雨鸣蝉依古木,微凉洗马荫高榕。昼长门簿无来客,一枕花茵藉草茸。

喜高公先过访

明代· 李之世

相见浑如旧,相怜鬓已非。壮游馀侠骨,客路换征衣。

野径黄花满,秋山紫蕨肥。莫嫌生事薄,到处可忘归。

送汪尔含还新安兼讯白下旧游用命美韵 其一

明代· 李之世

濒行揽袂意何与,丹荔炎云映客裾。箧有牙琴应奏水,袖携冯剑岂弹鱼。

天边屡换朱厓月,海外难传白下书。君去我留成底事,可谁看竹到精庐。

梁国桢寄曹溪露茶兼订住山之约答之

明代· 李之世

曹溪老僧斲石骨。种得芽茶细似发。白露才过三两日,青布裹头笼焙出。

嗅香果足醒心魂。郑重封函远记存。我曾一饮曹溪水。

中泠惠山只如此。城中止数蟹眼潭。三十铜钱买一墰。

我对佳茶想佳水,今年定住曹溪庵。

秋雨遣怀效白香山 其二

明代· 李之世

秋来刚道晓烟清,淫雨狂飙掠地行。黎母江前潮嘴长,飓风祠下浪头平。

信巫野俗多禳鬼,经寇流民盛说兵。自笑儒臣空窃禄,青袍随队学将迎。

和寄虎儿

明代· 李之世

槟榔花兼实,蒟酱叶连根。何须啖丹荔,始羡海南村。

关于诗人

李之世,字长度,号鹤汀。新会东亭人。以麟子。明神宗万历三十四年(一六〇六)举人。晚年始就琼山教谕,迁池州府推官。未几移疾罢归。著作极多,有《圭山副藏》、《剩山水房漫稿》、及《北游》、《南归》、《雪航》、《家园》、《泡庵》、《朱崖》、《息庵》、《水竹洞》、《不住庵》诸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