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

明代· 孙蕡

江上青枫初着花,客帆和月宿蒹葭。
云过疏雨数千点,临水小村三四家。
风起渔船依钓石,潮回归雁认平沙。
秋怀已向南云尽,又是沧洲阅岁华。

行路难

明代· 孙蕡

君不见翟公昔时作廷尉,蝉联宾客填门至。并披缝掖曳长裾,夕振鸣珂昼停骑。

峨冠博带称往古,吐气扬眉论当世。交态浑如金石坚,朋情肯数芝兰契。

当时意气何豪雄,炙手可热嘘生风。日晏联镳登紫阁,平明骑马出铜龙。

只道浮华长若此,谁云生死不相从。一朝官罢成索寞,门外庭前可罗雀。

寂寂蓬居向午开,萧萧木叶惊秋落。古来此道今可悲,须知荣悴亦无时。

花前且尽一壶酒,世事悠悠侬不知。

阿娇怨

明代· 孙蕡

妾昔初入昭阳时,横云学得内家眉。风鬟雾鬓在君侧,长恃娉婷不自持。

侍宴前楼春烂熳,承欢别殿夜逶迤。西凉弦索龙香拨,北苑葡萄金屈卮。

一从宠薄恩光歇,长门永巷喧呼绝。斗帐香销豆蔻垂,舞裙宽褪丁香结。

熏笼夕倚琐窗雨,罗袜秋凌玉阶月。凄迷梦醒心似灰,零乱忧来涕如雪。

横塘浦口大堤边,女伴年年忆采莲。双飞翡翠浑如画,并蒂芙蓉只似仙。

傍舍谁吟白华曲,下堂长咏绿衣篇。君恩若许重相惜,缺月清光应再圆。

代内赠别二首 其二

明代· 孙蕡

君不行兮夷犹,长风飒飒林木秋。岁云暮矣白日晚,君之行也不可以久留。

山川悠悠靡终极,独立空闺长叹息。临歧不得逐行踪,别后相思复何益。

水中摸月那得轮,镜中照影那得真。百年长是远离别,魂梦相逢那得亲。

幽居杂咏七十四首,自洪武十一年平原还家作也 其五十七

明代· 孙蕡

幽幽绿树团华盖,聒聒流泉奏玉琴。不必画堂丝与竹,自然山水有清音。

饯宋承旨潜溪先生致仕归金华七首 其一

明代· 孙蕡

鳌峰朝日鹊声稀,内使传宣下紫微。予告不须留秘阁,许归仍及赐春衣。

恩浓玉检天书湿,人去金茎瑞气稀。况是阳和二三月,都门柳色正依依。

幽居杂咏七十四首,自洪武十一年平原还家作也 其三十二

明代· 孙蕡

归休赢得卧中林,坦腹蓬头绿树阴。非是葛巾浑忘着,迩来华发不胜簪。

闺怨一百二十首 其四十四

明代· 孙蕡

春云莽莽欲遮天,满眼如云复似烟。明月赶回青障外,长风吹到画堂前。

送赵宣使之德庆

明代· 孙蕡

阿翁高步金鳌背,南郡今留彩凤雏。名姓几年通上国,才华早岁入中书。

花明画省诗千首,木落寒滩酒一壶。若到廉州烦借问,故人黄赵近何如。

题昭阳草堂手卷为增城县丞谢英赋

明代· 孙蕡

太傅风流一千载,乌衣朱雀今谁在。何时文水见文孙,玉树亭亭继光彩。

茅茨还枕小东山,山下银溪玉作湾。不独澄江静如练,金屏想像如花颜。

陂塘别墅恣情适,荡漾寒波映空碧。隐隐疑闻躐屐声,青青似带罗裙色。

罗裙翠带总相宜,君家兄弟况能诗。细雨蛙声来座席,淡云疏影落涟漪。

南陲作郡无复意,那更旁人知许事。讼庭窄狭临溪水,日倩鸥群伴清致。

清梦迢迢若个边,鸣蜩初变柳盈园。咏歌未必惭康乐,俊秀真堪比惠连。

惠连别来年岁久,梦里知能相见否。且停忆草远生愁,便可巡池酌春酒。

伯仲联翩圭组才,声名远播凤凰台,暂时分手何有哉。

行当连袂赴青琐,莫学柴桑归去来。

贽翰林宋先生诸老

明代· 孙蕡

依依野田雀,本在桑榆间。深林荫栖息,卑枝覆羽翰。

春风照九垓,阳和德泽宽。翱翔霄汉上,乃得随鸳鸾。

群公圭璧才,盛世仕明君。出入金门里,百辟同缤纷。

显宦极崇高,下顾念斯文。惠然枉礼遇,揣己愧明恩。

际会信有时,感激复何言。斐文谢嘉诲,久敬道弥敦。

白头吟

明代· 孙蕡

妾昔深闺里,风情未尝识。独有如花容,婵娟自怜惜。

愿言嫁得同心人,共驾双飞彩鸾翼。君时走马从东来,扬眉吐气万人开。

当时鸿雁岂无侣,妾独怜君英俊才。一夕误逾垣,从君共君语。

君指松柏枝,岁寒永相许。从君衣锦还故乡,蓬屋萧然但环堵。

相守在贫贱,栖栖还共居。自除花压面,起结青罗襦。

当垆涤器不知耻,迟君他日乘高车。一朝意气题桥柱,偶上金门见明主。

十年词赋发成丝,纵博黄金只如许。才华备供奉,富贵能几何。

文园病消渴,憔悴亦已多。金茎瑞露不得赐,起视云汉空星河。

不谓羁旅馀,向来聘私室。旧好如尘埃,新情若胶漆。

清晨起坐白头吟,哀怨凌天薄云日。哀怨复哀怨,娥眉空自颦。

生来见事晚,怨妾不怨君。投珠掷璧不自惜,晚节末路当何云。

妾已无复言,于君更何道。愿君与新人,欢爱永相保。

莫贪春日兔丝花,亦作秋霜女萝草。妾有青铜镜,蛟螭蟠玉台。

自君一为别,弃置生浮埃。志殊心异不在貌,珠帘绣匣宁劳开。

案上龙唇琴,冰弦冷将绝。悲来试一弹,不觉泪成血。

因君一曲凤求凰,误妾凄凉百年月。浪荡指明月,清光无定时。

君心亦如此,中路岂不移。妾心怀冰霜,凛凛君讵知。

君心傥有能回日,缺月重圆应可期。

关于诗人

孙蕡(1334—1389)广东顺德人,字仲衍,号西庵。博学工诗文。明兵下广东,蕡为何真作书请降。洪武中历虹县主簿、翰林典雅。预修《洪武正韵》。出为平原簿,坐事被逮,罚筑京师城垣。旋得释。十五年,起苏州经历,坐累戍辽东。又以尝为蓝玉题画,论死。有《西庵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