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二十一日

明代· 释函是

心閒性僻多幽趣,几许天真总著忙。退院七年成后座,归人三月滞南方。

更买邻山樵径断,多培修竹引泉长。若无愁病虚廊下,古木森森春草芳。

九日悼梁同庵

明代· 释函是

吴山越水共茫茫,会尽因缘亦自伤。半榻寒灯风雨旧,一帘秋色梦魂长。

故乡望断空千里,折柬开残但八行。旷劫不忘师弟子,只今无奈菊花香。

送萧参戎柔以解职还里四首 其二

明代· 释函是

家学深知宿世因,不妨疑著系铃人。退身岂为莼鲈美,药圃芸轩别是春。

三江

明代· 释函是

翘首南天意未降,毵毵白拂竖寒窗。曾同黄姓同蕲路,一棹萧萧夜渡江。

归舟晚望

明代· 释函是

久住青山性未驯,出山何似入山频。猿声岂为催归客,江色长疑送去人。

沙上白鸥寒照水,祠前青竹静临津。石门深处夕阳闭,昔指云间是隐沦。

放言六首 其四

明代· 释函是

提瓶挈水非容易,久住都来信宿因。近学维摩空一室,还同鲁祖坐三春。

亲承尽是门庭事,道谊难为溪壑人。岂到白头方觑破,生涯谁道有天真。

种竹二首 其一

明代· 释函是

丹霞多异木,筼筜别一山。常恐绿阴短,分植诸岩端。

天帚不可偏,横扫碧空烟。碧烟无尽时,此帚天门悬。

阳屿有平石,名之为仙坛。方广十丈馀,四围青琅玕。

风来动遐音,宫商自成弹。相传羽化人,石上去不还。

洁净无尘箨,至今空盘桓。我非爱方士,爱此清风寒。

敢效李卫公,日报竹平安。

题绣芙蓉石榴

明代· 释函是

芙蓉如面石榴裙,锦帨金针特地真。若作目前境物会,拈花辜负昔时人。

送端严侍者归省

明代· 释函是

宁亲千里去,一衲念春寒。匡岳经初隐,黄梅莫久安。

燕雏新引子,竹笋未成竿。望汝归长夏,南薰山日漫。

题画雁四首 其三 秋

明代· 释函是

朔风初动便图南,声断衡阳秋水涵。亦知瘴热非长乐,浅浦荒原尚一堪。

十五删

明代· 释函是

散漫川原自雪山,龙沙迢递雁门关。千林玉树三春失,万顷琼田一钁閒。

银象难藏身外影,素娥不耐月中颜。谁云埋没河山上,指点楼台落照间。

送尘异掩关

明代· 释函是

绕肠离我子,冷面作而师。祖道于今坠,天龙舍汝谁。

莫尝刀上蜜,休系藕中丝。十载清霜操,斯文允在兹。

关于诗人

释函是,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