瀛海仙人歌为任丘刘翁双寿赋

明代· 于慎行

君不见碣石高悬海上台,九河之水昆崙来。一入淮阳五百载,地灵犹向瀛州开。

瀛州云气何超忽,北拱渔阳连汉阙。赤畿总号帝王州,瑶堂别有神仙窟。

仙人碧发更方瞳,天姥霓衣出阆风。台上时骑双彩凤,垆边共跨两茅龙。

当年自种蓝田璧,瑶草琳华堂下植。学士丝纶接上台,中丞节钺通南极。

宁亲暂许帝师旋,几道封函降自天。上食分将仙禁酒,舞衣携得御炉烟。

七十已稀况八九,如此齐眉古未有。蓬莱谩道枣如瓜,度索虚传桃似斗。

嗟乎仙人谁与俦,瀛州平地是瀛洲。从今岁月真多少,海水还成浅碧流。

望鹤

明代· 于慎行

缥缈珠庭鹤,翻飞别禁林。初盘仙阙远,渐入海云深。

忍负乘轩宠,应非避弋心。瑶台多旧侣,愁绝玉笙音。

天台小画

明代· 于慎行

春雨桃花夹岸香,天台流水路茫茫。尘缘自与仙源隔,误杀人间学阮郎。

送赵少虚先生下第二首 其一

明代· 于慎行

三月花飞上苑春,花前黯淡送归人。赋成却抱文园病,老去还甘栗里贫。

月出离筵关树晓,尘清客路陇梅新。熙朝自少南山隐,莫向桃源学避秦。

挽李北山先生二首 其二

明代· 于慎行

符玺先朝侍未央,陆沉今古事堪伤。骑箕自应星精位,握椠还为地府郎。

箧里遗书存禅草,壶中大药失仙方。心期欲解延陵剑,落日悲风起白杨。

送郑文学明景贡入成均

明代· 于慎行

首奉徵书诣上京,儒家旧业世康成。齐门久薄吹竽调,燕市初高击筑声。

系肘方书多要妙,临池墨帖更纵横。汉庭待诏须才子,莫负扶摇万里征。

寄吴少溪宫录七十 其三十四

明代· 于慎行

几月鸣琴单父堂,弦歌声满百花香。词华旧羡题鹦鹉,政化新传下凤凰。

天向九关开左个,人从千骑发东方。朝回好乞金茎露,綵服春风一举觞。

寄庠师周介轩先生

明代· 于慎行

千里蒹葭水国天,白头博士枕书眠。人从对酒青灯夜,事忆谈经绛帐年。

一札希逢西楚雁,双浆好汎北湖船。惭从鲁国诸生后,儒术无成侍禁筵。

送林丈内艰南还二首 其二

明代· 于慎行

把袂怜同舍,离愁可奈何。定知秋雁少,惟有月明多。

江上思琼树,风前废蓼莪。无令清夜梦,不入旧鸾坡。

扈从春际上陵四首 其一

明代· 于慎行

诸陵王气接神京,法驾春禋出禁城。万户莺歌迎凤管,九衢花雨拂霓旌。

连山地入长杨苑,夹道兵陈细柳营。负橐趋陪知最宠,属车徐动扈天行。

四月一日曹常侍园看花同冯用韫葛仲明二馆丈

明代· 于慎行

垂柳池边见海棠,一枝寂寞倚残妆。

娉婷可奈移灯看,何处春愁不断肠。

杂诗三首

明代· 于慎行

延陵有长剑,宝若千金璧。

闭匣泣风雨,开匣干星日。

骏马与名都,罗列终不易。

服之适异土,见谓铅刀质。

徐君亦何为,神襟独尔识。

欲色在不言,心许成莫逆。

如何历聘归,墓门已有棘。

含意竟未伸,涕下空沾臆。

宰木集晨风,可以悬三尺。

寸心苟不渝,是物何足惜。

驱马去郊原,弃置如遗迹。

贤哉贵公子,交情固金石。

咄彼市门徒,景行宜自惕。¤

关于诗人

于慎行(1545—1607)明山东东阿人,字可远,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