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赐四十首 其三 丙子八月扈从圣驾幸学赐御膳银叶等物

明代· 于慎行

临雍缛典跨前王,翠辇趋陪侍总章。已听诸生参问难,更随三老沐荣光。

八珍乍见分神鼎,七宝惊看出尚方。国祚知同文运远,皇猷应共圣恩长。

送张月洲先生还闽二首 其二

明代· 于慎行

绰约红颜傲赤松,翛然七十不龙钟。长年细检三山箓,健步全虚九节筇。

韦孟家声传世业,伏生经术号儒宗。归与好在胡麻饭,瑶圃天开海畔峰。

登报恩寺浮屠览眺十韵

明代· 于慎行

宝域横三界,璇标镇八溟。盘空依日月,飞磴蹑辰星。

乍似攀仙掌,旋疑陟紫庭。五城秋雨霁,九市晚烟冥。

远树层层白,连山面面青。昙花挥麈落,仙梵倚棂听。

弥觉皇居丽,因知佛土灵。前朝流水尽,初地劫灰经。

销歇悲人代,疏狂混醉醒。不愁天路近,风御自泠泠。

武城怀古

明代· 于慎行

停桡齐赵路,河上见孤城。故国佳公子,高台亦已倾。

川光孤屿敛,暝色片云生。呜咽清漳水,千秋恨未平。

冬夜宿香山寺

明代· 于慎行

一宿招提境,匡床坐夜分。山深迟见月,石冷细生云。

仙梵林中发,名香座上焚。老僧应出定,时觉语相闻。

告中同可大再游摩诃庵因赠静堂禅师

明代· 于慎行

寺忆同游地,联镳许再过。人行松院少,云闭竹房多。

岁月容高枕,乾坤足放歌。逃禅吾不厌,病骨本维摩。

南都诸公邀宴高座寺对雨

明代· 于慎行

天畔虚堂倚碧岑,坐来烟雨动萧森。白云暮结莲花座,阴壑寒生桂树林。

三楚江山游子兴,两都词赋主人心。南朝旧寺应无几,寂寞高台自古今。

伾麓山房十咏为朱槐石令君赋 其八 大佛岩

明代· 于慎行

宝座莲花万仞成,中天飞现白毫轻。秋来一片瑶台月,常似摩尼掌上擎。

告中题斋阁红梅四首 其一

明代· 于慎行

花时伏枕殢归情,纸帐罗浮梦未成。不是宫霞分片色,空教笛里落春声。

陪朱可大丈游陶山幽栖寺绝顶同张士师李鸿胪黄文学赋

明代· 于慎行

幽栖真此地,绝壁到人稀。石角斜钩杖,藤稍曲桂衣。

壶飧高洞险,钟磬下方微。共有登临兴,谁能不醉归。

过香山寺诵先兄冲白送予赴济诗潸然有感用韵呈亚沂崔君

明代· 于慎行

寥落空山古殿寒,十年前路事辛酸。空馀彩笔题纨扇,不复长歌醉玉盘。

汉苑春花终有恨,荆庭秋树惨无欢。平生意气惟君在,宿草成烟泪未乾。

送思修上人南游

明代· 于慎行

花前别思重凄然,秋色迢迢望远天。结夏久栖祇苑树,逢秋又上越江船。

衣冠到处成莲社,云水何方款梵筵。总是禅心无去住,可教清梦及林泉。

关于诗人

于慎行(1545—1607)明山东东阿人,字可远,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