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梦二首 其二

明代· 于慎行

梦从化人游,虞我以奇巧。平地疏清渠,中有萍与藻。

游鱼三五头,淫裔何鲜姣。良无波涛惊,似有云气绕。

临流羡且观,不知床月皎。记念在恍忽,踌蹰至天晓。

梦中幻已灭,寤言复何道。

感怀二十首 其十六

明代· 于慎行

习习泽中鸟,斑斑五采质。天寒游石梁,十步不得食。

一朝栖灵囿,羽翰生颜色。餐君玉山禾,饮君丹霞液。

道旁有寒士,感之长太息。拂拭岂不怀,人养非所适。

愿因晨风发,振我凌空翼。

山中报陈玉垒少宰

明代· 于慎行

湖上清秋片月寒,为谁残梦入长安。一千里外素书到,二十年来良会阑。

欲候三台依帝座,先闻六典建天官。他时世业光青史,重向扶阳传里看。

扈从恭谒山陵纪述十四韵

明代· 于慎行

启佑钦昭代,勋华冠列王。九宫灵肃穆,十叶祚辉光。

弓剑仪型远,松楸岁月长。璿仪扃大象,玉座敞玄堂。

河岳开天险,乾坤护地藏。势应环雁塞,脉起自龙冈。

寂寞轩皇鼎,虚无汉殿觞。皇情勤岁事,明德荐时尝。

环佩群真会,粢盛万国将。六宫陪负土,百辟扈濡霜。

上食雕筵邃,游衣玉辇香。骖驔玄武仗,寥廓白云乡。

圣孝绵无极,神图巩未央。侍臣三倡叹,稽首咏羹墙。

馆课初入翰林自述

明代· 于慎行

初日照高树,内苑归新凉。苑中有芳桂,清芬闻我堂。

连云步七阁,绿简何焜煌。虫书错绮绣,缃帙纷琳琅。

对此倚长叹,置卷发慨慷。念本榆枋翼,早弄琼琚章。

迥心托千古,大雅规翱翔。熙哉觏皇圣,文化浃埏荒。

眷言辟九畹,树此椒兰芳。菉葹恧嘉植,偃蹇充其傍。

离离岂不玩,所需纫帏囊。素修苟不植,何以答虞黄。

大猷渺玄漠,抽绪开微茫。先民有高矩,祗奉思皇皇。

愿将袜线微,裁君云锦裳。愿以径寸辉,垂君珩与璜。

良时不可失,荣名不可忘。勉哉惜居诸,皇图巩未央。

暮抵吴家渡杨令君携酒宿王户部别业

明代· 于慎行

十月荒山道,迷茫起暮阴。凄风吹古渡,寒雾结平林。

地主尊垒远,山家巷路深。因过故人宅,怀旧一悲吟。

陇头吟

明代· 于慎行

陇头流水别,凄响自堪惊。月散东西影,风传远近声。

傍侵疏勒道,斜入隗嚣营。呜咽归肠断,何时到渭城。

送姊倩侯将军佥书留京枢府二首 其二

明代· 于慎行

上将璇枢切禁林,登坛自识主恩深。云连城阙江声壮,节拥楼船海气阴。

宦辙百年萍梗路,离筵千里弟兄心。庙堂正复思颇牧,岂有雄才可陆沉。

山中述怀寄石葵贾丈

明代· 于慎行

秋山明月雁来声,鲁国相看自两生。圣世安危应有寄,词臣去就岂关名。

迹随猿鹤心能化,梦入鹓鸾骨尚惊。辜负桓谭知己在,玄经寂寞几时成。

纪赐四十首 其十八 甲戌七月奏进穆庙实录赐白金文绮宴于南宫

明代· 于慎行

紬书金匮愧非才,曾是先朝侍从来。鹓列趋随兰检进,龙衣立待石函开。

濡毫每忆攀髯望,珥笔新承赐锦回。大典已成鸿号永,圣心南面尚含哀。

闲居述怀

明代· 于慎行

未老归随鹿豕群,十年阅尽北山云。
神全瓦注原非巧,名混金瓯久未分。
岁晏谁能怀邓禹,功高自合谢田文。
华阳十赉皆君宠,九命何殊阙下闻。

山中奉寄太宰梦山杨公四首 其四

明代· 于慎行

沧海西头系钓船,萧萧春雨绿杨烟。垂纶莫近磻溪岸,恐是非熊入梦年。

关于诗人

于慎行(1545—1607)明山东东阿人,字可远,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