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馆诸丈城西看花二首 其二

明代· 于慎行

十载叹西东,欢娱此日同。容华青镜里,身世绿尊中。

花气看无赖,莺歌听不穷。何妨归骑缓,蹀躞受东风。

为潘海滨处士题竹萱图二首 其二

明代· 于慎行

柏舟高咏事凄凉,漫树忘忧向北堂。此日春风转兰蕙,灵根犹自发天香。

雪中卧病杨庐山至京枉过

明代· 于慎行

春城雨雪卧袁安,仙令朝天驻锦鞍。万里风尘随聚散,百年湖海见交欢。

翻疑梦杳罗浮月,好在香分画省兰。伏枕烧灯浑未厌,坐来鳷鹊夜光寒。

德州舟中遇李户部两山北上别后却寄二首 其一

明代· 于慎行

广川西渡口,倚棹此逢君。别久情难喻,欢多酒易醺。

江声过暮雨,帆影夹残云。蹢躅南枝鹊,能堪羽翮分。

七汲登舟留别亲友

明代· 于慎行

闾门烟树此时分,回首春江惜鹭群。金匮虚当东观草,荷衣实负北山文。

花前酒尽人将远,雨后帆开日未曛。满眼浮荣浑是梦,骊歌缱绻不堪闻。

途中书怀二首 其一

明代· 于慎行

圣代无高隐,行藏亦有因。寡交思避世,多病学全身。

止足存微尚,安危付钜臣。所惭恩礼重,雪涕念君亲。

莲花庵潭上夕饮

明代· 于慎行

禅宫遥倚北楼开,楼下平湖落照来。金水环城全象汉,莲花涌寺宛成台。

诸香各捧空王座,一叶能浮太乙杯。便是忘归归亦醉,夕阳清角莫相催。

重建双桧堂成追忆两兄有感

明代· 于慎行

背郭堂成傍岳祠,盘桓双桧忆连枝。池塘寂寞逢今日,华萼翩翻是往时。

高栋重悬初署榜,颓垣犹见旧题诗。小山漫自称真隐,只影谁怜两鬓丝。

寄吴少溪宫录七十 其六十四 寄董太初令君

明代· 于慎行

平生词海渴人龙,下邑欣传借鲁恭。祗畏攀辕期更早,不知倾盖事难逢。

三年夏省还真拜,百里春城但素封。卫水齐山非谓远,论交何日得从容。

路凤冈民部第中牡丹冬开寄题四首 其一

明代· 于慎行

春风亭馆上公家,小至重开木药花。不是秋分仙掌露,那因寒殢赤城霞。

送御史大夫与川葛公致仕东归四十韵

明代· 于慎行

赫矣皇王代,庥哉社稷臣。三朝依日月,八座上星辰。

海岱钟元气,夔龙托后身。由来人望久,莫讶主恩频。

自奏三千牍,今更五十春。风霜随处历,雨露几回新。

誉籍仙曹佩,文操郢匠斤。分符全陜地,开府大河滨。

留省司邦礼,铨曹佐国均。云方离远岫,鸿复上秋旻。

两著东山屐,重徵渭水纶。明时登鼎鼐,晚节识松筠。

北斗当喉舌,西台领搢绅。从龙仍沛霭,象岳再嶙峋。

祇为酬丹扆,应难厌紫宸。纪纲群吏肃,声教一时淳。

石砥中流柱,风清要路尘。门无朱履客,座有布衣亲。

共味心如水,何妨鬓似银。况逢冲圣主,全仗老成人。

尚父开周日,韦贤相汉辰。犹閒青玉杖,却忆白纶巾。

五疏辞逾切,三秋愿始伸。感恩宁避世,颐老欲韬真。

展转纡皇眷,从容出帝闉。宫阶行日拜,天语赐时谆。

酒醉都门帐,花飞易水津。廪人共白粲,台隶从朱轮。

异数优元老,休声鬯九垠。志原暌雁鹜,名已画麒麟。

始谢人间事,还随物外宾。安期新寄语,曼倩旧为邻。

境地烟波隔,心期鸟雀驯。固知风后侣,本是葛天民。

先子同攀桂,他时吐获茵。执鞭曾入洛,伏轼亦游秦。

仓卒情何渥,苍茫迹已陈。遗孤重接待,旧事转酸辛。

自幸依高矩,谁堪怆别神。踟蹰歌此曲,聊尔谢鸿钧。

秋日同馆中诸丈饮谢都尉林亭

明代· 于慎行

蓟苑秋高望不穷,主家台榭苑墙东。凭阑暝入千峰雨,对酒寒生万木风。

画角声残龙塞远,玉箫曲断凤楼空。先朝邸第多零落,鲁馆依然气色中。

关于诗人

于慎行(1545—1607)明山东东阿人,字可远,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