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邬秀才汝翼

明代· 于慎行

白头自如新,倾盖自如故。西风萧索朔雁号,江南老生来何暮。

我闻吴楚之间多大雅,布衣往往称作者。才情不复论三唐,直薄西京接枚马。

君乎君乎何壮哉,握笔一扫倾群材。凄风寒迸金石裂,长涛怒激天地回。

眼前浮沉那足数,文章有真心自苦。胡为乎,敝裘零落双眼白,一夜商歌泪如雨。

我为歌一阕,君为尽一杯。白雪谁怜楚客调,黄金空筑燕王台。

看君落魄今何似,古来才人亦如此。莫言得意自有时,人生所贵成名耳。

寄冯志方博士二首 其一

明代· 于慎行

一别褒衣客,今来几岁星。吴钩知射斗,鲁壁记传经。

对酒春云碧,题诗暮雨青。向时游赏地,南北各飘萍。

夏日村居四十二首 其三十四

明代· 于慎行

畏听山猿报客,愁看海鹤传书。可幸知交渐少,音尘不到幽庐。

感怀二十首 其二十

明代· 于慎行

黄帝游赤水,象罔得玄珠。遇道皆如此,安用图与书。

奈何江左流,所味在清虚。六籍皆糟粕,三坟为土苴。

得鱼可忘筌,无筌焉取鱼。譬人适莽浪,伥伥将奚如。

悲哉道丧世,一叹徒愁予。

答周启明大参书

明代· 于慎行

握别长安几岁星,人间离合总飘萍。儒臣使节移梁苑,病客归骖出汉庭。

卧久山中芳草绿,书来河上片云青。闻今正有宣房役,报国无然赋采苓。

游峄山还过鲁城西郭有怀中立王孙

明代· 于慎行

二十年来感旧游,绿云遥见隔城楼。逢人恐识关门气,访客真成雪夜舟。

鲁国山川空自赋,梁园松桂为谁秋。何时却有论文地,尊酒同销万斛愁。

饮鲍庄泉石淙

明代· 于慎行

行歌涉沂泗,暂偕鱼鸟欢。碧草夹修逵,炎风吹我冠。

道旁有嘉树,四月秋声寒。俯见石淙水,突出成潺湲。

清虚涵云日,滴沥锵瑶环。主人有逸兴,为我陈盂盘。

解衣坐鱼笱,挥手截素湍。莹彻青玉镜,照我颜色丹。

泠泠漱琼液,飞沫尽可餐。祓洛未为盛,临濠惬所观。

迟晖速短炬,走海无停澜。能将双蓬鬓,逐彼两跳丸。

长谣望前路,于此且盘桓。

乌栖曲四首 其四

明代· 于慎行

银床小簟云母屏,博山吐焰双烟青。相看脉脉两无语,曼声一曲泪如雨。

报邬山人汝翼

明代· 于慎行

念子不能寐,三年阙报书。自缘归兴久,非是故情疏。

南北无宁岁,江湖有索居。尔时吴市隐,寥落复何如。

听琴篇呈李雪沪先生

明代· 于慎行

雨鸣潇潇风满壁,虚堂孤坐春草夕。何来两客登我堂,坐索瑶琴鼓前席。

吾家焦尾旧无弦,世路逢人不解传。丈人锦囊出绿绮,为我挥手松风前。

宫声一曲试瀛洲,文物翩翩禁苑游。人间帝子铜龙馆,海上仙人绛玉楼。

倏忽凉飙飘四屋,新声转作潇湘曲。沙清石碧江水寒,月明叫入汀洲宿。

弦悲调急声转微,满堂击节泪沾衣。幽兰白雪何要眇,此意世人知者稀。

丈人自是贤豪客,横琴呼酒双眼白。借我朱弦三尺强,试理清商入萧索。

滁阳道中迟李棠轩年兄未至题书驿壁

明代· 于慎行

江楼三日别,相逐不相逢。回首秋山路,寒云隔几峰。

乡心朝见雁,行色夜闻钟。何地还杯酒,应寻放鹤踪。

过殷少保先生金舆山房有感

明代· 于慎行

相国名园负郭开,朱阑寂寞锁苍苔。泉声故自花间出,山色依然座上来。

多士尚疑悬帐日,苍生空想济川才。谁怜廿载平津客,泪洒东风首重回。

关于诗人

于慎行(1545—1607)明山东东阿人,字可远,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