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潭十景为太医院判蒋用文赋 其一 三江观潮

明代· 金幼孜

三江形胜接蓬莱,海若驱潮万里来。捲地云涛奔汹涌,连天雪嶂耸崔嵬。

居人讶逐沧溟去,贾舶惊从碧汉回。最是高楼明月夜,凭栏骋望亦奇哉。

新正访邹侍讲偶成

明代· 金幼孜

独骑官马踏晴沙,来访城西侍讲家。柳巷柴门成物色,菜盘椒醑入年华。

西山捲幔留残雪,北阙当轩驻紫霞。久住金门成小隐,不妨诗酒寄生涯。

挽曹编修父

明代· 金幼孜

生平不为利名牵,阅世今过九十年。七品褒封荣里闬,一官萧散在林泉。

乾坤久付浮生外,风月空馀览秀前。遥望三茆吟楚些,为怜令子重潸然。

赠李彦安赴荆门州学正

明代· 金幼孜

白发萧疏老教官,几回相见在朝端。三迁不为年劳转,九考深知作育难。

舟过淮南春渐近,路经湘浦雪犹寒。荆门此去携家便,珍重斯文好健餐。

题郑氏白云闇卷

明代· 金幼孜

白云渺渺欲何之,遥望金山对古祠。翠滴松楸馀旧恨,阴连桑梓系深思。

四时荐祀存家礼,百世文章有墓碑。流庆绵绵应未巳,况闻继述在佳儿。

居庸叠翠

明代· 金幼孜

嵲天关复几重,龙飞凤翥势偏雄。

千山黛色落平野,万里烟光明远空。

峡口人行春雨外,树边鸟度夕阳中。

北巡记得随鸾驭,曾上云间第一峰。

赠李翊赴南京国学助教

明代· 金幼孜

子昔负奇气,携书游泮庠。学成迈流辈,策足驰康庄。

袖然掇乡荐,职教居蜀邦。乐育著成绩,升擢闽海旁。

讲道心靡懈,善诱极周详。于兹复九载,化雨深门墙。

既最天官考,超秩严诠量。谓子才力优,岂宜专一方。

分教登胄学,斯文有荣光。时当仲冬候,旋载南京航。

河冰冻未坚,执别途路长。翔风振林木,鸿雁鸣且翔。

徘徊不能去,浩歌慨以慷。愿言厉初志,为国成俊良。

作诗写朋好,白首无相忘。

夏日喜雨写怀 其四

明代· 金幼孜

阁中暑不到,长日静无哗。坐对西垣树,吟看上苑花。

临池常洗墨,汲井自烹茶。渐觉形容丑,年来两鬓华。

送江纪善秉心奔母丧还乡

明代· 金幼孜

初闻谒告省慈闱,岂料仙游忽见违。白首未终三釜养,故乡空见一舟归。

松楸有泪伤春雨,谖草无情暗夕晖。肠断东风难把别,寸心应逐白云飞。

奉和学士胡公春日陪驾同游万岁山 其五

明代· 金幼孜

玉辇千官从,晴波太液春。光风先解冻,淑景更宜人。

泛月思仙艇,看鱼忆钓纶。宸游恩渥重,何以报尧仁。

赠梁教谕萼赴衢州府学教授

明代· 金幼孜

五载论交在石渠,史成又见拜新除。赐金且喜光行李,典教宁忘载旧书。

文物只今称两浙,衣冠自昔重三衢。兹行努力勤师道,讲罢应知乐有馀。

山居八景为大学士胡公光太赋 其三 天玉泉石

明代· 金幼孜

白石清泉旧有盟,长年登览惬幽情。危通碧涧生云气,乱洒寒岩作雨声。

曾共仙翁分玉髓,或从野客濯尘缨。何时蜡屐寻幽处,坐听松风思更清。

关于诗人

金幼孜(1368-1432),名善,以字行,号退庵。新淦县(今新干县)人。建文二年(1400)进士,授户科给事中。成祖即位任翰林检讨。与吉水学士解缙同值文渊阁,升侍讲,为太子讲学。幼孜讲授《春秋》,进呈《春秋要旨》三卷。永乐五年(1407),迁右谕德兼侍讲,永乐十二年(1414)与胡广、杨荣等纂《五经四书性理大全》,迁翰林学士。洪熙元年(1425)进礼部尚书兼大学士,依旧担任翰林学士。明宣宗时,修两朝实录。宣德六年十二月十六日(1432年1月19日)卒,年六十四,赠少保,谥文靖。著有《北征录》及《后北征录》,后人集其遗文辑成《金文靖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