拙斋为冯泰题

明代· 韩雍

世俗多尚巧,冯生志守拙。巧或取机祸,拙岂见颠蹶。

先圣有嘉言,如愚且欲讷。藏修务实践,庶以光阀阅。

题尘清亭 其二

明代· 韩雍

一尘不到草亭深,雅称秋台铁石心。星聚衣冠占太史,风流觞咏继山阴。

柑分低树和烟摘,酒出行厨带月斟。宾主淹留归路晚,满天风露夜沈沈。

正月十九日寄弋阳李少卿三首 其一

明代· 韩雍

远道輶车日日牵,羡君踪迹似神仙。白云万顷陪深隐,红日三竿任晏眠。

绕座埙篪声迭和,满堂绣綵业相传。菲才亦有山林志,未报君恩空怅然。

同弋阳李少卿宿莲塘寺次古诗韵 其二

明代· 韩雍

山寺岧峣倚碧峰,偶来假榻快心胸。行营漏起三吹角,古殿香然一扣钟。

故旧情深欢会合,圣明恩重幸遭逢。素餐却念农家苦,烟火东林尚夕舂。

寿傅泽民医师 其一

明代· 韩雍

箫鼓声中劝酒频,南邻仙老庆初辰。知君自有长生术,不用诗人祝大椿。

两使云中为秦行人民悦题

明代· 韩雍

芳年登第列清班,每诵皇华不少閒。藩府再衔纶綍至,平城重送旆旌还。

谩嗟出塞劳王事,便喜趋朝觐圣颜。我亦怀归归未得,临风谁忍唱阳关。

图韩范二公经略西夏事迹于正心堂之壁各系以诗著志也 其一

明代· 韩雍

魏公真间气,出也遭时亨。芳年掇巍科,柄用良匪轻。

谏垣累抗疏,四海蜚英声。望重官益尊,台鼎司钧衡。

危疑决大策,宗社赖以平。元勋固莫加,雅量孰可名。

维时孽寇贼,西夏为纵横。帝简出群才,命公秉钺行。

公行志有在,壮气何峥嵘。誓欲复土疆,肯效城下盟。

军容若山动,威令如雷轰。贼闻胆已寒,下马遥相迎。

奉表愿纳贡,曷敢复战争。山林有群盗,闻风亦忧惊。

薄伐即送降,不假血刃征。坐令数千里,藩镇皆销兵。

岂惟边患除,公尤抚边氓。开仓大赈恤,百万死复生。

西人感公恩,处处生祠成。朝夕共瞻拜,如念慈母情。

天将倾西北,赖公手能擎。人怀左衽忧,赖公终弗更。

一世扬伟迹,万古垂光荣。题诗仰馀光,北斗天中明。

海宁伯受诰劵程佥都贺之以诗予亦次韵以贺

明代· 韩雍

铁劵金书赐重臣,勋劳名世有谁伦。宝刀曾斩南溟蜃,铁骑常清北塞尘。

带砺河山盟誓重,丹青台阁像图新。威名从此传边朔,应羡中朝有凤麟。

三茅观与左迁钱学士致仕陈太常宴集分韵 其二 对字

明代· 韩雍

三茅一何奇,门与越山对。西湖在何许,苍茫隐其背。

绝顶多楼台,从来几兴废。乔林掩映好,百鸟声琐碎。

我尝乘使车,踪迹穷宇内。山川亦周览,佳丽鲜可配。

来兹集良宾,顿觉精彩倍。子瞻方谪宦,若水已勇退。

行藏虽匪同,心志总弗昧。芳尊叙寒暄,新咏写肝肺。

琼林粲珠玉,但觉我形秽。去去各勉旃,流芳踵先辈。

正月十九日寄弋阳李少卿三首 其二

明代· 韩雍

功成不被利名牵,人慕高风迈谪仙。松径昼开教鹤舞,桑林春老看蚕眠。

一生勋业三朝录,千古文章四海传。愧我同心不同迹,弋山东望思悠然。

送乡友李原善南还

明代· 韩雍

客里思乡正惆怅,故人忽自乡山来。入门相见惊且喜,便问何日离苏台。

来时老亲曾否见,容颜比旧谁强健。小弟真能养志无,交游孰肯常相念。

君言亲健思我归,难弟孝养真无违。乡闾月旦论人物,数我情好而今稀。

我闻君言泪如注,旋开书屋留君住。悲尽欢生索酒来,与君痛饮愁君去。

可怜住此未经旬,莺花看遍皇都春。促装南行留不得,题诗送别偏伤神。

故乡到日春应尽,高堂烦报平安信。乡人问我情何如,梦绕江南几多恨。

与冯宪副朱挥使昆仲游东禅

明代· 韩雍

幽怀不能遣,与客游东禅。东禅景何如,缭绕水竹笼云烟。

东堂长老号玉田,精彩矍铄神气全。匆闻门外车马声,倒屣迎我忻忻然。

自言门巷好杉树,亲手栽植今参天。登堂坐我蒲团上,妙香香茗时时传。

唤来高徒聪上人,颐指气使勤周旋。须臾开筵列尊俎,款留甚觉心诚虔。

英豪宪副天下士,老成挥使人中贤。更誇玉雪美公子,好诗好礼今无前。

携得仙家施小童,长歌大雅声清圆。玉田欢感呼行者,青天歌舞齐联翩。

一派仙音众侧耳,重斟美酒烹肥鲜。案头石砚压锦笺,墨浆如膏笔如椽。

诸僧罗拜不肯起,阑门索我留诗篇。君不见远公结社住白莲,一招靖节贤名传。

又不见昌黎有书遗大颠,美誉烜赫垂千年。愧我无能继古作,爱此光景徒流连。

草草留题拂衣去,何须更问三生缘。

关于诗人

韩雍(1422—1478)明苏州府长洲人,字永熙。正统七年进士,授御史。巡按江西,黜贪墨吏数十人。景泰时擢广东副使,巡抚江西。劾奏宁王朱奠培不法状,后被宁王诬劾,夺官。后再起为大理少卿,迁兵部右侍郎。宪宗立,以牵累贬官。会大藤峡徭、僮等族民众起事,乃改以左佥都御史,参赞军务,督兵镇压。迁左副都御史,提督两广军务。有才略,治军严,而谤议亦易起。为中官所倾轧,乃致仕去。有《襄毅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