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答祝参政维清 其二

明代· 韩雍

削平南越欲辞权,归向东吴避瘴烟。翻笑当时窦车骑,空将名字勒燕然。

挽乐佥宪妻刘孺人

明代· 韩雍

古有乐羊妻,劝学尝断织。又有姜诗配,养姑孝能力。

寥寥千载下,孺人继芳迹。淑德馨芝兰,贞心厉金石。

相夫学成仕,秉宪克善职。奉姑养厥志,匪但丰衣食。

况能教子姓,尤善遇宗戚。所以贤哉名,里闾共钦式。

遂承天恩褒,紫绶映朱翟。年方跻下寿,易箦遽永毕。

崇冈玉深埋,碑有太史笔。观风采列传,光荣耀无极。

过梅关 其一

明代· 韩雍

红梅关上度双旌,天意分明特放晴。山鸟飞翔心亦喜,好音不住向人鸣。

寄弋阳致政李少卿四首 其三

明代· 韩雍

凤雏鸣日在高冈,拂袖归山百虑忘。独伴清风与明月,新诗题遍午桥庄。

巡部道上清就中一宿因登草亭次松雪翁韵二首 其一

明代· 韩雍

仙子飞升在此亭,几多仙迹写丹青。旌阳蛟斩非无术,勾漏丹成信有灵。

引凤尚传吹紫竹,笼鹅曾请写黄庭。至今谈起成真诀,龙化人来侧耳听。

挽柳御史母孺人

明代· 韩雍

闻道孺人发已苍,母仪妇道总非常。幽闲德比芝兰秀,贞静心如铁石刚。

孝养姑欢朝侍膳,忧祈夫疾夜焚香。恒随令节供先祀,每赞凶年发义仓。

道路行人资饮食,闾阎茕独举婚丧。抚存舅氏遗孤振,表率姻家阃政良。

教子成名看衣绣,抱孙传业见飞黄。清时锡命来丹阙,晚景承恩在画堂。

冠簇翠珠双凤结,袍明霞帔五云章。重重禄养来方厚,杳杳仙游去忽忙。

霜落宜男凋草色,云遮婺女暗星芒。七旬高寿生无沗,一世荣名没有光。

新冢玉埋闲永夜,穹碑山立对斜阳。题铭太史多称颂,执绋乡人重感伤。

我亦为诗扬盛美,千秋万岁永流芳。

庆陆务轩纳谷冠带

明代· 韩雍

凶年输谷匪求恩,为济饥荒报至尊。国典却须旌大义,宠章自是及高门。

峨冠博带乡闾羡,伟迹丰功竹帛存。从此光前还裕后,清风千古动乾坤。

寿酬白司空梦中与予接谈欢甚之作

明代· 韩雍

半生宦辙赖提携,况复劳君入梦思。丘壑只悬投老计,云霄敢望故人私。

缄诗写恨空传信,尊酒论交未可期。安得微躯生羽翮,天风吹送拜阶墀。

作朱中书文徵犹子字说兼励以诗

明代· 韩雍

云间有华族,世德乡闾推。隐君德弥彰,六子生绝奇。

芝兰间玉树,森森列阶墀。头角皆崭然,奚止称白眉。

伯也干父蛊,克家礼无违。次虽少长殊,立身率能知。

长者向文学,场屋事可期。少焉就外傅,取友能得师。

进修不怠荒,成人理无疑。我悉命以字,走笔摛文词。

厥字义孔深,诸子当潜思。荀氏十龙驹,窦老五桂枝。

联芳载典籍,千古家声垂。勉旃踵遗休,图报明盛时。

题行台喜雨堂

明代· 韩雍

提兵靖南蛮,三载兵始收。吾民尚凋弊,所事惟田畴。

如何耕植时,未见雨泽流。地拆苗渐槁,比屋声啾啾。

且闻中原地,旱亦伤来牟。中原流徙多,北敌怀奸谋。

一或岁大凶,所在生百忧。我忝大夫后,与国同戚休。

德凉召时灾,恐惧当祷求。圣主重民命,祀神礼先修。

诏未临海邦,气已潜通幽。果然赐甘泽,旬日遍九州。

枯槁咸回苏,百谷定有秋。酷暑亦净洗,炎荒凉飕飕。

圣德与天通,民亦知所由。儿童竞鼓舞,父老齐歌讴。

小堂适苟完,欢感惟我尤。群公携酒至,且有新诗投。

扁以喜雨名,酌以黄金瓯。我愧不能当,题诗纪皇猷。

二载无暇至龙泉比至慰问父老吏循民安殊无一事皆上之赐也晚步中庭喜而有感口占一绝

明代· 韩雍

王化渐摩久益深,士风民俗总还淳。山城驻节寂无事,闲步月明看北辰。

宿东山寺和九川李少卿韵

明代· 韩雍

山可闲登水可临,禅家胜景动长吟。水花初摘香移沼,山木渐除风满林。

海内有人愁盛暑,云中无路散清阴。相逢最感频相勉,报国终期罄赤心。

关于诗人

韩雍(1422—1478)明苏州府长洲人,字永熙。正统七年进士,授御史。巡按江西,黜贪墨吏数十人。景泰时擢广东副使,巡抚江西。劾奏宁王朱奠培不法状,后被宁王诬劾,夺官。后再起为大理少卿,迁兵部右侍郎。宪宗立,以牵累贬官。会大藤峡徭、僮等族民众起事,乃改以左佥都御史,参赞军务,督兵镇压。迁左副都御史,提督两广军务。有才略,治军严,而谤议亦易起。为中官所倾轧,乃致仕去。有《襄毅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