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石先生祖母赵节妇没已五十年方石以礼部侍郎诰请移为旌表为诗纪事

明代· 李东阳

路接清风岭未遥,旧乡遗俗岂全消。百年始报生成德,六馆重开节义条。

星小竟随孤月照,江清耻受恶溪潮。先生不为彝伦起,兹事因何彻九霄。

藤蓑次陈公甫韵

明代· 李东阳

采藤复采藤,日夕费斤斧。
制为身上蓑,人古衣亦古。
借问制者谁,白沙乃蓑祖。
冉冉绿蓑衣,萧萧白沙渚。
披蓑向江水,顾影还独语。
爱此勿轻捐,春江正多雨。

五月十三日山弟亡辰夜间不寐哭而有诗

明代· 李东阳

今日复何日,日永夜亦长。夜长不得寐,起坐心彷徨。

去年今岁间,倏忽异存亡。生同为兄弟,死独归山冈。

呢呢笑语声,隐隐灯烛光。开缄得遗稿,理箧见故裳。

此物久已尘,谁遣在我傍。我病人废食,万外中攒戕。

老亲不汝悲,悲即恐我伤。汝妇不敢啼,呜呜咽空房。

我亦念衰老,含悲茹肝肠。谁无骨肉亲,而独此祸殃。

三年四衰绖,行路为酸伤。难将百丈绳,系此白日光。

白日有明灭,我哀那可忘。

圣驾诣郊坛省牲喜晴次阮礼部韵二首 其一

明代· 李东阳

玉堂铃索报新时,又尚南郊候省牲。照日山龙明有象,行空剑舄迥无声。

层城近识彤楼丽,复道遥看羽盖轻。谁道碧坛玄贶远,天心先格主心诚。

次丹山屠都宪韵

明代· 李东阳

煖风晴雪散瑶天,又向朝回宴集贤。碧树春阴高比盖,玉堂冰溜大于椽。

规程永乐千年制,衣钵文安两派传。刚道阳春无和者,丹山山上有诗仙。

寄哭王允达中书次方石韵

明代· 李东阳

金华西下路崎危,又辟齐山第一支。乘化不随玄鹤返,怀归空与碧山期。

生前义重同心在,身后囊空老仆知。极目关河飞旐远,为君惆怅立多时。

题王维诗意图

明代· 李东阳

平田渺成湖,仲夏月多雨。汀鹭湿不飞,林莺涩还语。

村烟多乞邻,馌饷常及午。柴门无锁钥,出入随杖屦。

白鸥似相识,亦足忘尔汝。王丞诗家流,画格亦天与。

君看百代遗,摹拓尚如许。吾生慕丘壑,偶此系冠组。

试问松下翁,几人同出处。

送伍主事符归省

明代· 李东阳

画省郎官着锦衣,绿波晴漾綵帆飞。天池水足鹍仍化,庭竹阴成凤始归。

鲁史法应传衮钺,宋科心不在轻肥。题诗为寄同年老,有子如君眼底稀。

再叠鹪林书巢韵二首 其一

明代· 李东阳

词林别馆建深巢,已避云间第一梢。鼹鼠分同堪共适,蠹鱼心苦漫相嘲。

飞腾岂必冈千仞,饮啄聊应水一匏。若遣丘园随野性,未论东郭更西郊。

中元谒陵遇雨二十首 其十八

明代· 李东阳

老马无鞍策,萧然一吏随。仓皇投逆旅,惆怅立多时。

稍喜朋游集,都忘道路疲。前村灯火夜,再宿本无期。

候马北安门外游慈恩寺后园有感

明代· 李东阳

乱溪流水入荒塍,九曲湾头十丈藤。寻遍野亭无旧主,访回萧寺有遗僧。

苍苔断处看将合,老树栽时记未曾。莫怪疲僮淹送马,十年一到竟何能。

分献次青溪太宰韵(时青溪分得星辰二,是日

明代· 李东阳

星坛对立本联班,复磴凭空不易攀。
良久夜方移斗柄,早时春已到人间。
朱旗影隔天门静,玉佩声随阁道还。
旧日同年今并命,共从光霁识威颜。
关于诗人

李东阳(1447年-1516年),字宾之,号西涯,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人,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