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七日陪祀泰陵

明代· 王鏊

星楼月殿夜沉沉,烛影炉烟俨若临。
北极紫微尊自在,西清黄伞梦难寻。
苍梧天远孤臣泪,玉帛星驰万国心。
十九年中游幸绝,仰思王度式如金。

招姚存道

明代· 王鏊

子閒终不来,我病能数往。翛然共月庵,清约坐成爽。

一雨终夜鸣,残暑归洗荡。孤怀苦郁陶,世事多卤莽。

当时隔燕吴,晤语成坐想。如何咫尺间,还复劳企仰。

小园亦何有,一味凉可赏。閒庭风叶鸣,虚室云月朗。

觞豆非苟然,形声要重讲。

东湖书院为吴献臣都宪赋

明代· 王鏊

东湖烟水空复空,乃在武昌之西、嘉鱼之东。气吞长江捲七泽,闻有至人昔年隐居渔钓于其中。

迩来一百四十载,九疑联绵竟谁在。岂知苍梧万里云,山中亦有东湖俨相待。

浔江漓江左右流,落霞孤䳱长悠悠。閒来朅登大云岭,霜露郁郁愁松楸。

主人自是身许国,到此谁能忘首丘。此亦一东湖,彼亦一东湖,乾坤万里云飞孤。

愿君慷慨终许国,致君尧舜始作范蠡扁舟图。

游京城西山三首 其一

明代· 王鏊

赏心多与宦情违,三载来游一日归。树下杯行殊草草,水边人去更依依。

郊原却略青骢度,天水苍茫白鸟飞。回首青山应笑我,漫将尘土涴苔衣。

试院赠外帘吕推官

明代· 王鏊

棘垣深锁夜厌厌,每听钟声识外帘。咫尺相看成不语,两心对越幸无嫌。

青镫晃晃官曹接,白战沉沉号令严。一月春光人不见,归来庭草落红纤。

次韵马少卿经筵纪盛

明代· 王鏊

紫阁黄扉敞肃清,晓鸡声里候天明。腐儒挟策趋朝署,天子垂衣坐迩英。

斋已敢忘程正叔,疏家多笑郑康成。从来端本澄源地,浅学无禆愧此生。

玉泉亭

明代· 王鏊

燕山自西来,连峰划中绝。有泉出其间,终古流不歇。

石缝漱潺湲,螭头泻幽咽。罗注粲成帘,激射喷为雪。

怒声亦砰鍧,静性终昭晢。肺肠藉洗湔,毛发归莹澈。

珠体碎复圆,玉流方以折。缅怀六龙来,坐觉万象别。

天光借澄明,日影增荡潏。幡幢乱山椒,貔貅遍林樾。

谁知百年后,尚睹孤亭臲。悠悠彼渔竿,盈盈者仙袜。

不忍向唾洟,胡能斯厉揭。虎跑真浪传,趵突差可啜。

醉破刘伶醒,病失相如渴。卫公递莫通,陆子评久缺。

何当携一罂,归洗人间热。

林见素自吴过二泉二泉有作次其韵 其二

明代· 王鏊

千寻磥砢慧岩松,历尽冰霜有好容。二叟共谈泉上石,孤帆三宿海边峰。

渊然叔度难为挹,老矣冯唐岂愿逢。盛世皋夔方并入,巢由自可遂疏慵。

耳鸣

明代· 王鏊

耳内真何有,年来解作声。磬乎时殷殷,蝇也只营营。

稍向喧中息,知从甚处生。天应怜寂寞,将尔当箫笙。

送吴大章还宜兴(编修克温父)

明代· 王鏊

试罢彤廷便乞还,不教名字落人间。
小团龙凤春前雨,罨画楼台水面山。
文彩传来多似舅,功名老去只如闲。
洞庭东望无多路,楚颂亭成有旧颜。

九月二日登高

明代· 王鏊

重阳未到便登高,万里天风触锦袍。山色湖光兼雨暝,诗怀酒思入秋豪。

丹砂漫贮千年药,白雪先尝九月糕。北雁联翩音信杳,怀人无语首频搔。

五月七日陪祀泰陵二首 其二

明代· 王鏊

万方争睹励精辰,便殿从容召对频。凭几似闻宣末命,属车无复望清尘。

志存二帝三王上,恨掩青山碧涧漘。天地有形谁画得,空然二纪厕朝绅。

关于诗人

王鏊(1450—1524)明代名臣、文学家。字济之,号守溪,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