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蜀僧往南海

明代· 袁宏道

一踏峨眉二十春,冰花破处石鳞鳞。凭将遍吉书一纸,传与东洋打坐人。

三月二十八日曹季和邀游岳祠置酒灵慧寺中

明代· 袁宏道

一缝纳倾城,江河倒瓶瓮。人肩承马蹄,百里接飞鞚。

神妆金粉鲜,璜壁嵌飞栋。天家出名香,梅檀作薪用。

掖廷千许人,绯罗刺文凤。常年三月终,宫监恣献贡。

庭中百怪陈,歌呼殊万众。趋走稠人场,昏荒如昼梦。

禅寺稍空旷,置酒罗鲜供。尘埃不到唇,高议窥鸿洞。

席终陈雅戏,钩发每奇中。西日沉未魄,归鞅尚不动。

醉馀踏高阁,俯视听雷閧。万古同一裈,安问知与懜。

苦雨吟和曾退如 其二

明代· 袁宏道

旧势将排砌,新痕又没花。街头眠野鹜,窗上语池蛙。

古佛龛生菌,娇儿面有沙。东斋无额字,便可唤浮槎。

偶作赠方子

明代· 袁宏道

一瓶一笠一条蓑,善掺吴音与楚歌。野鹤神清因骨老,鸳鸯头白为情多。

腰间佩玦千年物,醉后颠书十丈波。近日裁诗心转细,每将长句学东坡。

赠景升

明代· 袁宏道

麈柄韵如屑,匡床味似禅。闲惟追酒伴,忙亦检诗编。

是客皆停辙,何人不道贤。聪明事事有,大抵只无钱。

题龙腾山房

明代· 袁宏道

急雨朝翻箔,飞泉夏入庐。竹高遗凤子,石长出雷书。

山鸟衔云语,园丁带翠锄。南冈北岭草,枯却几年馀。

达磨影石

明代· 袁宏道

禅月罗汉天下绝,螺烟渗石光不灭。面纹漆黑眼生棱,衲衣袖展秋云洁。

幅巾谈道老先生,以刀割影影愈彻。如虫蚀木偶成文,镜花岂必生枝节。

中山废圃石如铁,白浪缠身捲飞雪。移向山中作一盆,飘然乘风苇可折。

岁暮书怀得风字 其二

明代· 袁宏道

衰至学无功,家乡是醉中。更无催老历,只有解酲风。

日日添髭白,连连唤颊红。腾腾一沈去,直欲傲天工。

秋日同梅子马方子公周承明饮北安门水轩

明代· 袁宏道

秋容瑟瑟上茭芦,湖上青山镜里姝。碧瓦黄墙宫树里,涌金门外看西湖。

偕朱非二汪以虚段徽之雨中投兴教寺望南山 其二

明代· 袁宏道

迹往休寻记,台倾莫问年。风香来韦曲,雪色照樊川。

野寺遮红叶,人家住翠莲。隔溪山更好,驱马入苍烟。

裕陵陪祀示潘尚宝王太学弟小修

明代· 袁宏道

长陵一声钟,百官?革厉。雷鸣集簪裳,空山醒龙蜕。

明月度攲峦,凹影落虚砌。炬光烁松枝,千鸟展平翅。

红绶老史官,閒语先朝事。屈指鼎湖年,仙人几回泪。

初夏同江进之坐孙内使池台感赋 其一

明代· 袁宏道

竹隐千花径,亭开卐字栏。银塘骄水鸭,罗幄护风兰。

邸报传来闷,民膏到处难。东南供费极,不忍更周残。

关于诗人

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汉族,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人。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称“公安三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