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杨士奇
吴淞孙郡博,如玉净无瑕。学者皆心服,儒林誉孔嘉。
塞垣来白雁,河岸绽黄花。又属匆匆别,题诗赠去槎。
宪府从来冰玉操,为承慈训岁年深。平反日奉谖堂乐,全胜西京隽母心。
叨禄京华总白颠,天恩有典赐归田。煮茶亭上伴烧笋,更折长竿共钓鲜。
金璧承家好弟兄,至今乡里忆持平。早逢兵乱真能养,晚避徵书不爱名。
流水青山遗旧隐,白云芳草閟新茔。相思岂必曾相识,一读铭文已怆情。
十年去京国,高卧西山陲。天趣常自得,他人安足知。
竹馆鸣琴处,河塘坐钓时。劳心尘事者,何日赴幽期。
邑里稽山麓,楼居浙水湄。雕栏出翠树,藻井映华芝。
远眺通吴会,高攀近尾箕。云乘鹦鹉落,瀑带凤凰垂。
圣化升平日,天恩长养时。四郊无夜警,万物蔼春熙。
耕有如坻积,歌闻击壤辞。都将欣惬意,持用表兰楣。
谢氏悬双璧,团团似月圆。光辉百年后,长为照临川。
靡靡王风叹黍离,周公已远仲尼衰。乘车拥盖诸侯客,只说阳城鬼谷师。
谁将烟艇过西湖,写得梅花入画图。八卦推馀白昼静,焚香何假博山炉。
先生潇洒溪园秀,与竹从来金石交。作室不教全代瓦,隔尘还已胜编茅。
清宜帐下诸生咏,俭任门前俗客嘲。更傍石栏移数挺,閒常风月听笙匏。
陈宗吾外家,俊彦森玉立。永别昆山丞,梦寐恒在目。
令子敦厚资,诗书克嗣续。温温秉谦恭,超超出尘俗。
暌违十七年,驱驰怜仆仆。远邑分教席,亲藩陪讲读。
所乐事贤王,何尝厌微禄。兹来忻慰藉,言别复匆促。
对酒念离合,后期安可卜。于时积雨霁,仓庚鸣灌木。
西瞻万里桥,戚戚冲炎燠。善保千金躯,用副意所属。
尔家潇洒自天台,山绕溪楼石作台。老我会扶苍玉杖,寻幽重度葛陂来。
杨士奇(1366~1444),明代大臣、学者,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人。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