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范仲伦纪善攀桂轩

明代· 杨士奇

团团青桂树,高高凌紫虚。根本积深厚,柯条郁纷敷。

风云荡杳霭,雨露涵浸濡。当春竞妍华,不与桃李俱。

秋气悴万卉,孤芳乃芬如。金彩耀朝晖,天香含满裾。

轩居延爽霁,静对古人书。观道可适怀,何必倾一壶。

居止得嘉荫,悠然尘虑袪。缅惟种植勤,今来百岁馀。

先人义方训,遗我以良图。幽贞媲令德,安敢废斯须。

光华际昌辰,歘起应时需。攀援聊淹留,非为乐其初。

念兹保明诫,岁晏以终誉。

次韵行俭移居 其四

明代· 杨士奇

移住城西半亩宽,相过邻曲尽衣冠。南州文物终存古,北地风霜屡涉寒。

万里能无乡井意,数家相倚客居安。匏壶载酒閒常会,竹笥藏书也易干。

题竹寄卢邦臣

明代· 杨士奇

结交已三纪,玉署昔联官。重以同江乡,词垣日聚欢。

升迁历中外,屡见岁华殚。昨来谒京师,仍嗟会晤难。

共荣师席尊,犹忆客毡寒。我行过匡南,怅望隔林峦。

久要意不尽,聊寄青琅玕。

题文丞相字

明代· 杨士奇

惠风布和气,流云度春阴。时卉播芳润,嘤鸣怀好音。

邑中理琴罢,逍遥翰墨林。图帙左右陈,永谢浮虑侵。

静观悟玄化,油然适我心。奄忽百岁馀,名德扬至今。

烨烨文山书,尚照文水浔。惟应嗣世者,持用宝南金。

次韵答仲熙庶子见寄

明代· 杨士奇

习懒忘机已岁馀,还应力疾效驰驱。衰迟岂有㳙埃助,谈咏都将故旧疏。

倚槛桃花开画障,夹渠杨柳映斋居。閒情想见城东曲,欲和阳春愧不如。

喜稷将至复虑炎暑

明代· 杨士奇

衰年久别离,岂不怀欢聚。书缄初未收,传闻遽乃屡。

炎热三伏辰,江湖六千路。注目暮及朝,关情喜兼惧。

椟蓍时自把,灯花亦频顾。露坐思徘徊,今夕知何处。

而况老者心,犹忆诸孙慕。

杂诗三首赠陆伯阳 其三

明代· 杨士奇

南国有佳人,皎皎怀芬芳。被服纨与绮,五色何煌煌。

容仪希世有,音响流四方。我怀往从□,晨征越河梁。

喜遇诚独难,欢爱两相当。愿得常携手,终岁不相忘。

范增墓

明代· 杨士奇

千年宝剑无光气,衰草寒烟野水邻。同是遗骸葬徐土,当时陵母识天人。

送罗汝敬侍郎致仕南归

明代· 杨士奇

丈夫有壮志,力学希济时。时来奋挺出,磊落见设施。

罗君吉阳彦,束发抱负奇。明经起科第,玉署攻文词。

既持纂述笔,亦奏雅韵诗。敷陈及时政,厥志将有为。

赐豸入霜台,肃肃纲纪司。遂陟冬卿贰,将命南交驰。

绯袍明象笏,万里扬旌麾。蛮方瞻使节,如旱甘雨垂。

手中五色诏,山海承华辉。顿令阴曀区,豁然睹赫曦。

归来奏丹扆,龙颜霁融怡。夙兴佐司空,立侍白玉墀。

朝回坐粉署,职务勤所思。东南吴越邦,贡赋国所资。

奉旨督漕运,综理适攸宜。于时严武卫,所重在西师。

四牡行騑騑,改途越邠岐。兵彊自饷厚,笃意理畬菑。

豪横辍侵敚,游惰归耘耔。河渠靡不溉,田芜靡不治。

雨旸属时若,仓庾崇如坻。张掖暨灵武,周巡以诹咨。

所可利下人,计不遗毫丝。矢心弗自顾,屡冒艰与危。

岁久罄劳瘁,上轸天恻慈。明恩锡休致,超超赴南归。

老骥思旧枥,倦翼投故枝。而况达士怀,物理鉴成亏。

亲交并祖饯,酣歌舞僛僛。诘旦发潞河,薄暮经淮沂。

流莺沸驿路,飞花满弯埼。溯江越彭蠡,挂席捷于飞。

船头见玉峡,霞彩煜英蕤。振袂儒林坊,迓者陈杯匜。

展席老人亭,会者皆及耆。一返安乐窝,永谢尘务羁。

顾余樗散质,衰疾加倍之。乞身朝夕间,盍簪不远期。

竹间诗为李伯葵赋

明代· 杨士奇

夙志在间适,结宇城东隅。脩竹何漪漪,丛生罗庭除。

虽无灌木荫,清云郁纷敷。四时自苍翠,寒暑常不渝。

天风起旦夕,绕屋含笙竽。何必来羊求,静阅古人书。

至理会有得,陶然倾一壶。油油天壤内,安知忧与虞。

扈从巡边至宣府往还杂诗(六首)

明代· 杨士奇

关外初冬似早春,僧房犹见菊花新。
时平扈从巡边塞,宣府回銮只二旬。

题丘氏平原十景图

明代· 杨士奇

昔年过东昌,游平原,望玉山。万松夹径鸣珊珊,翠屏叠出青冥閒。

石豅瀑布飞秋雨,彷佛龙吟井江暮。东陂流泉清我心,尽日徘徊不能去。

仙人夜半西极来,□云灿烂红莲开。邀我□□万寿之宫里,酌以沆瀣青瑶杯。

隆山鸣钟促天曙,欢言未竟东西去。扁舟来往不复寻,江中遥望空云岑。

湖塘月色今何似,岁晏黄原飞雪深。之子幽居有清赏,展卷那堪动遐想。

到家还过仰山祠,刻我题诗青石上。

关于诗人

杨士奇(1366~1444),明代大臣、学者,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人。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