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希积训导归西昌

明代· 杨士奇

子家县城西,我家县城东。两家世婚媾,况复文献风。

我生甫十年,时节诣王氏。所重先代交,肯耻遗孽子。

王氏两尊翁,颙昂众具瞻。长翁春阳煦,次翁秋霜严。

矜我故人孙,每见垂接诱。或頫摩其颠,或引执其手。

随事赐诲教,不间精与粗。亦或厉颜色,绳过及砭愚。

我稍辨路蹊,两翁厌尘世。老成一凋亡,如矇迷所逝。

后来琼台公,亦得承切磋。终焉聚时少,不如别日多。

中岁仕京华,而翁亦继起。同在玉堂署,还同职文史。

同心奉四圣,两京三十春。出入常相比,居止常相邻。

有酒相劝酬,有诗相赓咏。襟怀同一清,冰雪炯相映。

众星不逮旦,松柏见严冬。向来亲好人,存者两衰翁。

王氏森佳儿,玉树照庭庑。顾我独何为,忧煎迫心苦。

子出自昆冈,佩服书与诗。他乡屡邂逅,无几辄乖离。

朝家有大事,匍匐万里至。因遂跻高堂,觐省慰亲意。

十月蓟北寒,朔风断河流。岂不恋侍下,公程迫难留。

我具斗酒酌,送子即远道。追惟子先祖,中怀惄如捣。

峨峨邑黉宫,诜诜于子师。问学资其求,言动表其仪。

才器之所成,必出良模范。子家崇庆守,前矩犹可鉴。

为教在立本,致道而笃行。逝川苟不息,沛然达沧溟。

坦坦白龙洲,湜湜金鱼浦。庶闻百里间,士习追邹鲁。

阻风雪德州有怀王邦彦司直

明代· 杨士奇

萧条风雪夜深寒,短棹临津欲发难。却忆故人单骑去,谁家茅店解征鞍。

存仁堂

明代· 杨士奇

肘后名方直百金,越人带下业精深。功多为有江湖迹,世远皆存天地心。

橘叶香浮苏氏井,杏花春蔼董家林。凤楼东畔新堂构,大扁光华众所钦。

龙洲姚老人献山薯土瓜获受恩赏临归乞诗走笔书三绝句 其二

明代· 杨士奇

野服清晨谒九天,承恩亲拜玉阶前。归来感戴心无限,但祝皇家万万年。

题徐义副使景齐卷 其二

明代· 杨士奇

松桧姿容冰雪怀,肯教当路聚狼豺。古人须似赵清献,莫遣高斋过景斋。

题竹送胡轸敬同

明代· 杨士奇

二十年中屡别离,冰霜不改岁寒姿。于今浙水东西畔,潇洒清风见一枝。

送杨允宽贤良省觐后南还 其一

明代· 杨士奇

家住龙津好山水,杨墩流泽百馀年。田园不待论生计,孙子森森秀更贤。

望济宁

明代· 杨士奇

疏翠轻红水岸迂,渔家远近映菰蒲。高城前望晴云下,却记行程是半途。

题竹赠萧思敬致事

明代· 杨士奇

三年丞邑民皆爱,未老辞官兴浩然。流水清山竹林下,清风日日听鸣弦。

题敏求斋

明代· 杨士奇

閒居积文史,不厌五车多。白玉须成器,流光惜逝波。

阶前春草遍,林下午风和。还有同门者,时来共切磋。

题杨绍林竹

明代· 杨士奇

本是淇园种,森森枝叶开。清风常自爱,莫□□□□。

分题送史郎中代时彦学夔德遵 其一 驿楼

明代· 杨士奇

靡靡遵归路,岧岧见驿楼。朱帘迎日捲,画栱碍云浮。

眺览通恒岱,跻攀切斗牛。乘轺来使节,驰驿驻行驺。

送尔今重过,凭高试一留。诗成清似玉,洒翰记曾游。

关于诗人

杨士奇(1366~1444),明代大臣、学者,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人。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