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将八首 其七

明代· 李梦阳

天下军储尽海头,材官郡国遍防秋。若道成功无造伪,岂应屠贾坐封侯。

中秋别郑生

明代· 李梦阳

别离谁独免,此别是中秋。尔上袁宏艇,予登庾亮楼。

羽衣飘北槛,渔笛起中流。炯炯共明月,那堪两地愁。

闻夜笛

明代· 李梦阳

五月梅花落,羁魂羌笛惊。孰能风月夜,更听陇头清。

甄氏女诗

明代· 李梦阳

种树高堂下,枝叶何留留。辞家奉君子,置我青云栖。

一朝意乖别,弃妾忽如遒。昔为同沟水,今向东西流。

独守结心脾,夕暮不垂帷。明月鉴玉除,清风一何悲。

曳絇立中庭,仰见明河湄。明河光不回,念妾当何依。

沉思仰天叹,泪下如断縻。

览游百泉乃遂登麓眺望二首 其一

明代· 李梦阳

束发怀幽奇,览籍冀有遇。来登百门泉,果协佳胜趣。

毖毖圆波踊,蔼蔼浮阳聚。止坎渟泓洌,激石迅湍注。

昔闻沧浪濯,今解川上喻。岂惟伤卫歌,兼以发蒙虑。

况值春序中,群物巳改故。菰蒲冒清深,鳞介各有慕。

行羡浴渚凫,静对栖云鹭。岩霏空潭影,林蔼变朝暮。

极目北上帆,朝宗感游寓。

长歌行赠房氏二首 其二

明代· 李梦阳

瀰瀰夏川广,惊风夕扬波。眷言送诚归,轩骑匝巾阿。

倦鸟故林趋,兽离怀前窠。君看累累实,岂复华其柯。

皓首声利途,攸见无乃颇。

赠复斋子二十韵

明代· 李梦阳

岂谓悬弧日,今逢献袜辰。梅樽初介寿,葭管暗浮春。

王国多贤者,朝廷是圣人。八荒元皞皞,七世益振振。

北斗天元气,南阳帝近亲。方城郁律律,江汉白粼粼。

忆昔生申甫,崧高实降神。一阳消长意,七日往来因。

刻志耽经史,忘形不缙绅。座无绝缨客,门有曳裾宾。

楚醴朝朝设,梁园事事新。心于业遂广,性以学而淳。

礼乐河间并,文章子建邻。八公传诀日,三老述年晨。

瑞雾濛朱阁,香尘拥画轮。筵开金玳瑁,烟袅玉麒麟。

避地淹丛桂,停云咏大椿。力耕知稼宝,苦节愧儒珍。

欲振扶摇翮,其如潦倒身。吕嵇千里驾,终拟托雷陈。

传闻驾回有纪二首

明代· 李梦阳

正月传闻大驾还,七日巳度居庸关。铙歌拟续之回曲,塞外应添驻跸山。

张子抱疴避諠山寺阔别旬月作此怀寄

明代· 李梦阳

楚楚张公子,悲吟度岁华。弃官临野寺,服习向山家。

石髓遇不识,黄精春始花。洞中日月秘,强食胜丹砂。

槿树

明代· 李梦阳

槿树依空砌,寒时尚著花。未能堪暮色,徒自绚朝霞。

寄语闺中女,无多镜里华。

送苏文学往主三贤书院

明代· 李梦阳

邦侯敦礼聘才贤,梁客乘秋诣汝川。堂上久悬徐稚榻,门前俄报孝廉船。

云山紫逻霜应峻,风穴青松晚更妍。独上高丘试回首,紫阳白鹿自江烟。

赠王推官相国之子

明代· 李梦阳

青年藉甚王推府,得郡吞江复据湖。楚楚骅骝当道路,英英秋月坐冰壶。

三槐旧业承非忝,驷马高门望与俱。相国醴筵今更数,在邦无忆鲤庭趋。

关于诗人

李梦阳(1472-1530),字献吉,号空同,汉族,庆阳府安化县(今甘肃省庆城县)人,迁居开封,工书法,得颜真卿笔法,精于古文词,提倡“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强调复古,《自书诗》师法颜真卿,结体方整严谨,不拘泥规矩法度,学卷气浓厚。明代中期文学家,复古派前七子的领袖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