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御史年九十六

明代· 归有光

柱后千寮竦,林间百岁将。同官皆不在,异世已如忘。

犹辨蝇书细,能令鸠杖光。洪崖今可见,未必有丹方。

题周冕赠任别驾卷 其二

明代· 归有光

江南列郡尽乘城,藏穴何人肯出兵?惟有使君躬擐甲,刘家港口看潮生。

邢州叙述三首 其三

明代· 归有光

为令既不卒,稍迁佐邢州。虽称三辅近,不异湘水投。

过家葺先庐,决意返田畴。所以泣歧路,进止不自由。

亦复恋微禄,俶装戒行舟。行行到齐、鲁,园花开石榴。

舍舟遵广陆,梨枣列道周。始见裁苜蓿,入郡问骅骝。

维当抚彫瘵,天马不可求。闾阎省徵召,上下无怨尤。

汝南多名士,太守称贤侯。戴星理民政,宣风达皇猷。

郡务日稀简,吾得藉馀休。闭门少将迎,古书得校雠。

自能容吏隐,退食每优游。但负平生志,莫分圣世忧。

伫待河冰泮,税驾归林丘。

冰崖草堂赋

明代· 归有光

倚玉山之孤峙兮,前娄水之迂萦。占恺爽于邑中兮,雄面势于山阳。

有默斋之主人兮,搆冰崖之草堂。既命名之特异兮,讯斯义其谁当?

惟兹山之秀丽兮,日悠然其可望。览云物之生态兮,忽朝暮之无常。

奚所夏暑冬寒兮,历四时而凝霜。知主人之远志兮,托幽遐以自将。

少负奇以抗节兮,抱终天于蛮荒。泣苍梧之不返兮,踰五岭以傍徨。

卒茕茕以自遂兮,廓天路之翱翔。执法度以匡主兮,志不毁乎直方。

逭鈇钺之严诛兮,即远窜乎夜郎。旋蒙恩以内徙兮,赖天王之圣明。

秉外台之宪节兮,赫金紫之辉煌。一朝去此而不顾兮,飘然来即乎故乡。

嗟夫,食肉之多鄙兮,人皆以衣锦为荣。终纷竞以火驰兮,日炎炎其无央。

似夸父之逐日兮,孰知暍而慕大清凉!吾览斯堂之名兮,洒然如御夫北风之?。

追范蠡于五湖兮,见伯夷于首阳。佩明月之宝璐兮,然犹思乎褐裳。

厌鼎臑之盈望兮,志不去乎糟糠。开北牖以仰视兮,丹崖翠壁凛然冰壑之英。

恍乎雪山之阳兮,冽冽乎冬气之长。朝受命而夕饮冰兮,吾尝闻此语于蒙庄。

嘉君子之德音兮,志志节之弥强。爰作赋以颂祷兮,祈寿考之无疆。

偶成四绝 其四 忤逆

明代· 归有光

推山调达自相加,满眼婆提与夜叉。为爱如来深法坐,飞来箭镞是莲花。

宝应县阻风

明代· 归有光

夜泊淮阴城,蚤向淮南路。理棹逢西风,猖狂恣号怒。

清河千里中,东风日相误。祈此一日风,终竟不可遇。

苍天岂有心,莫可诘其故。但看北去舟,凌风如飞渡。

翻为去人快,顿忘吾所务。淼淼湖披深,今日何可渡?

郓州行寄友人

明代· 归有光

去年河溢徐房间,至今填阏之土高屋颠。
齐鲁千里何萧然,流冗纷纷满道边。
牵挽小车载家具,穴地野烧留处处。
丈夫好女乞丐不羞耻,五岁小儿皆能娴跪起。
卖男卖女休论钱,同床之爱忍弃捐。
相携送至古河边,回身号哭向青天。
原田一望如落鸦,环坐蹒跚掘草芽。
草芽掘尽树头髡,归家食人如食豚。
今年不雨已四月,二麦无种官储竭。
近闻沂泗多啸聚,郓州太守调兵食愁无计。
乌鸦群飞啄人脑,生者犹恨死不早。
自古天下之乱多在山东,况今中扼二京控引江淮委输灌注
于其中。
王会所图,禹贡所供,三吴百粤四海之会同,若人咽喉不
可以一息而不通。
使君宣力佐天子忧民恫,深谋远虑宜一知其所终,无令竹
帛专美前人功。

甲寅十月纪事 其一

明代· 归有光

沧海洪波蹙,蛮夷竟岁屯。羽书交郡国,烽火接吴门。

云结残兵气,潮添战血痕。因歌祁父什,流泪不堪论。

奉托俞宜黄访求危太朴集并属蒋萧二同年及长城吴博士

明代· 归有光

昔年宋学士,尝称太朴文。独力撑颓宇,清响薄高云。

余少略见之,讽诵每忻忻。淡然玄酒味,曾不涉世芬。

如欲复大雅,斯人真可群。苟非知音赏,宋公安肯云?

嗟乎轻薄子,狂吠方狺狺。惜哉简帙亡,家簏少所蕴。

徒为尝一脔,盈鼎未有分。四贤宦游地,博达多前闻。

为我一咨访,庶以慰拳勤。

题周冕赠任别驾卷 其三

明代· 归有光

东仓白昼静城闉,烟火连天豺虎嗔。忽驾回潮趋海道,传呼尽避瘦官人。

隆庆二年朝京师南还与宣平俞宜黄武进陆太学同舟赠绝句一首

明代· 归有光

褰帏初识龚、黄面,倾盖寻参李、郭舟。去路不知春欲暮,桃花飞尽过扬州。

登济城望城武

明代· 归有光

城风汉时县,乃在兖西南。曾考昔为令,期年化方覃。

性本爱潇散,候望苦不堪。飞雪渍乌帽,弃掷欲投簪。

竟以末疾返,不及一考淹。时当孝皇日,仁治正渐涵。

我来登济城,落日已半含。西望适相仍,伫立独悲喑。

要经几累世,沦废良可惭!

关于诗人

归有光(1506~1571)明代官员、散文家。字熙甫,又字开甫,别号震川,又号项脊生,汉族,江苏昆山人。嘉靖十九年举人。会试落第八次,徙居嘉定安亭江上,读书谈道,学徒众多,60岁方成进士,历长兴知县、顺德通判、南京太仆寺丞,留掌内阁制敕房,与修《世宗实录》,卒于南京。归有光与唐顺之、王慎中两人均崇尚内容翔实、文字朴实的唐宋古文,并称为嘉靖三大家。由于归有光在散文创作方面的极深造诣,在当时被称为“今之欧阳修”,后人称赞其散文为“明文第一”,著有《震川集》、《三吴水利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