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清解经轶唐宋,仪徵帅粤开讲堂。手裒鸿籍授铅椠,千四百册森琳琅。
儒风津逮亘岭海,东塾晚出扬芬芳。节楼黤黮六十载,谁其嗣者南皮张。
威弧外弦内缮政,树人本计无时忘。大营精庐署广雅,建局益揽东南良。
燹馀孤本慎譬勘,水木如画罗朱黄。就中乙部十居七,治史欲絮研经长。
鳌峰藏书始清恪,洛闽道脉存缥缃。后来左海倡汉学,一径乍辟寻榛荒。
通经致用士所职,韦传弗读终回惶。祛卢立学未百稔,犹庋十万誇谟觞。
觥觥邹鲁付挦扯,望海无乃航绝潢。育才报国匪二事,刀笔筐篚吾何望?
君怜横舍割清俸,远致如馈贫家粮。山渊渔猎各餍愿,九数教艺重彷徨。
同声倡和若有分,积石便可规曹仓。三年祠禄愧殖落,炳烛东壁分馀光。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