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学到的知识,只要运用起来,没有达不到的地方。但世上读书的人,往往只能空谈理论,却不能付诸实践。他们在忠孝方面没有名声,仁义也做得不够。比如,审理一件诉讼案件,不一定能明白其中的道理;管理上千户人口的县,不一定能好好治理百姓。你问他们如何建房,他们甚至不知道房梁是横放而不是竖立的;问他们如何种田,他们也不清楚稷谷成熟早而黍谷成熟晚的区别。他们只会吟诗作对,谈笑风生,讽咏辞赋,生活悠闲,但才华却显得迂腐而不切实际。对于治国安邦的方略,他们几乎一无所知,无法应用。因此,他们被武人俗吏共同嘲笑和讥讽,原因就在这里吧?
学习本是为了增长知识和见识。但有些人,只读了几十本书,就变得自以为是,傲慢地对待长辈,轻视同辈。人们像对待仇敌一样痛恨他们,像厌恶猫头鹰一样厌恶他们。像这样因为学习反而损害了自己的品行,还不如不学习呢。
古代的学者学习是为了充实自己,弥补自己的不足;而现在的学者学习却是为了炫耀给别人看,只会夸夸其谈。古代的学者为他人学习,是为了践行道义,造福社会;现在的学者为自己学习,却是为了修身养性,以求升官发财。学习就像种树一样,春天欣赏它的花朵,秋天收获它的果实;讨论文章,就像是欣赏春天的花朵;而修身养性,造福社会,则是秋天的果实。
注释
楣:门框上方的横木。这里指造屋时横放的梁木。
悦竖:喜欢竖放(梁木),此处指对造屋知识一无所知,却胡乱指挥。
吟啸:吟咏长啸,指吟诗歌唱或高声吟咏。
谈谑:谈笑诙谐,指说笑逗乐。
讽咏:吟咏诵读。
辞赋:古代的一种文体,通常用于抒发情感或描写景物。
鸱枭:鸟名。俗称猫头鹰。常用以比喻贪恶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