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第七天早上,四周的山被浓雾笼罩得像合在一起一样。没过多久,就发现庵的东北方向雾气已经散开,但西南方向的雾气还是非常厚重,感觉就像是以这个庵为分界线一样,连狮子峰也在雾气中时隐时现。吃完早饭后,我们从接引崖那里踏着积雪往下走。走到山谷半腰时,看到一座山峰突然耸立起来,山顶上有一棵松树从石头缝里顽强地长出来,它的树干虽然巨大但高度还不到二尺,却弯弯曲曲地伸展着,翠绿的枝叶盘绕了三丈多远。这棵松树的树根穿透了上下的石头,几乎和山峰一样高,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扰龙松”。
我们在狮子峰周围攀爬玩耍了一段时间后,发现狮子峰已经显露出来,于是我们就拄着拐杖往西边走。狮子峰就在庵的西南方向,像是一张大桌子一样挡在前面。走了大约二里路,我们登上了狮子峰顶,发现三面都是陡峭的山谷,而下面则是密密麻麻的山峰和山峦,从石笋峰、接引峰那边的山谷蜿蜒曲折到这里,环绕交织又形成了一处绝美的风景。在山顶上眺望时,原本沉重的雾气渐渐变得清爽明朗起来。我们急忙从石笋矼北面转弯下山,这正是昨天在峰顶上看到的那条阴森的小路。沿途的山峰有的高耸入云、有的低矮平缓、有的粗犷雄壮、有的纤细秀美、有的笔直挺拔、有的倾斜欲坠,它们与我们的身体擦肩而过,环绕着我们。我们时而俯身下看,时而回头环顾,每一步都充满了新奇的景象,但由于山谷深邃且积雪深厚,每一步都走得小心翼翼,生怕滑倒。
走了五里路后,看到左边山峰的侧面有一个透明的山洞,叫做“天窗”。再往前走,山峰旁边有一块石头突出来,形状像是人在面壁打坐,那就是“僧坐石”。又下了五里路,山路稍微平坦了些,我们就沿着山涧走。突然前面的山涧里乱石堆积,把路给堵住了。我们费了很大劲越过这些石头,终于看到一处新崩塌的地方,石头片片欲坠,但好歹找到了一条路。抬头看峰顶,有一块黄色的痕迹,中间绿色的字迹还依稀可辨,这就是“天牌”,也有人称之为“仙人榜”。再往前走,有鲤鱼石;再往前,是白龙池。总共走了十五里路,看到涧边出现了一座茅草屋,这是松谷庵的旧址。再走了五里路,我们沿着溪流时东时西地走着,又跨过了五条小溪,终于到了松谷庵。再顺着溪流往下走,溪边传来阵阵香气,原来是一株梅花正亭亭玉立地绽放着。山里的寒冷让雪都积了很久,而这梅花却在这个时候独自盛开。走到青龙潭,只见潭水碧绿深邃,两股溪流在这里汇合。和白龙潭相比,青龙潭的气势更加雄壮,而且大石头错落有致,水流奔腾四溅,周围的群峰环绕,也是一处绝佳的风景。我们回到松谷庵吃饭,然后回到旧庵住宿。我初到松谷庵时,以为这里已经是平地了,但一问才知道,还需要下两道岭,再走二十里路才能真正到达平地。从松谷庵到太平县总共是三十五里路。
注释
少顷:片刻;一会儿。
凝滞:拘泥;粘滞;停止流动。
移时:经历一段时间。
迤逦:曲折连绵貌。
矼:(石)桥。
欹:斜,倾侧。